一次,冯玉祥手下的兵受到挖苦:“说我们抠搜,不像军爷,像孙子”。冯玉祥得知后,还承认了:“他们的长官是我的长官,你们又是我的手下,不是孙子辈是什么?”,手下正要反驳,冯玉祥又说了一句话,让官兵们顿时转怒为喜。 冯玉祥虽是军阀,但却不骄不奢,能屈能伸,他谦卑忠孝的脾性离不开亲人的教导。 他的父亲叫冯有茂,太平天国运动时,投身军队当差。还参加了平定动乱,之后更是随着左宗棠进军新疆。 (参考信源:文史博览2017-07-05——《冯玉祥妙解“孙子兵”》) 调回山东济宁驻兵后,他在当地去娶妻生子,就有了冯玉祥。 冯玉祥出生不久,冯有茂因差事断腿,母亲也因为无药医治而去世,那一年冯玉祥才11岁。 他的父亲一直很疼爱冯玉祥,他也乌鸦反哺的孝顺父亲。冯有茂的一个朋友得知冯家的困难,将一个兵额给了冯玉祥,每个月能领到3两6钱的银子。 冯父心疼儿子操练辛苦,家里又是顿顿水煮白菜、萝卜,每到了出力的日子,就想方设法让他多吃点东西。 冯玉祥却不舍得吃穿,将攒下的钱在父亲过生日的时候,卖了肉庆祝。 冯父一看这哪有钱买肉啊? 还以为他学了兵痞去欺负老百姓,于是将他教训了一顿。冯玉祥委屈的连哭带说,才将事情说清楚,原来平日里父亲给他买烧饼的钱都攒了下来,才给父亲买了一顿肉庆祝生日。 冯父得知情况后,知道自己错怪了儿子,可他也没办法只能心疼的跟着掉眼泪。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冯玉祥也没忘记自己曾经吃过的苦,从不敢奢侈度日。 当上军阀后,冯玉平日里就穿着普通的衣裳、布鞋、远远看着就跟一个老农一样。他不光是自己节俭,妻子家人、手下的兵也跟着一起节俭。 一次,妻子李德全的上海朋友,给她带了一身华丽的绸子料子,李德全喜滋滋的让冯玉祥去看看,一直端详着不舍得放下来。 等吃饭时,李德全还没来,冯玉祥就招呼大家先吃。 等李德全来了后,发现大家没叫她就先吃饭,气的冲冯玉祥大吵大闹,冯玉祥却说:“你看那绸子衣裳不就看饱了?还吃什么饭。”李德全闻言,愤然离去。 在座的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劝,冯玉祥却像是什么事没发生一样,继续吃饭。 在冯玉祥还没有成为军阀前,冯玉祥手下的兵也一个个穷的响叮当。 身上的军装是缝缝补补又一年,可这个节俭行为,却招来了驻地其他人士兵的嘲笑,说他们不像是当军爷的,像是个要饭的叫花子,是孙子兵。 冯玉祥手下的兵,气的要出去和对方干仗,却被冯玉祥拦下了:“他们说的也不是没道理。” “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生气的,他们的长官是我的长官,你们又是我手下的兵,按道理确实是孙子辈,我们穿的布,是他们穿的绸子的孙子。” 手下一听急了:“我们就这么窝囊的受人欺负吗?” 其他人纷纷应和,还有的当兵本来就是想吃饱喝足,谁想到跟了冯玉祥日子还是紧巴巴的:“长官,咱不能比人家差太多了,咱们不能受这个气啊!” 冯玉祥表示自己还没说完:“我们来当兵难道就是为了比吃穿,我们要比的是在战场上的实力,只有在战场上才能看出谁是孙子,谁是爷爷,穿那么好难道能在战场上多打俩敌人。你们是要当战场的孙子还是爷爷?” 手下的兵听到这里,顿时觉得十分有道理,当兵不比打仗比吃穿,那算什么正经兵? 士兵们听了冯玉祥这话,原先被嘲笑的怒气也没有了,还鼓舞了士气,纷纷喊着要在战场上一较高下。
一次,冯玉祥手下的兵受到挖苦:“说我们抠搜,不像军爷,像孙子”。冯玉祥得知后,还
云孜聊过去
2024-07-16 10:46:28
0
阅读: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