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击特朗普的事情发生后,美国《纽约时报》在没有弄清楚凶手身份时,竟然第一时间造谣

云孜聊过去 2024-07-15 11:46:34

枪击特朗普的事情发生后,美国《纽约时报》在没有弄清楚凶手身份时,竟然第一时间造谣“枪手是华裔”,报道一出引得众多美国人纷纷转发,引起了很大的社会舆论! 7月13日下午13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特朗普正在热火朝天的为自己拉选票,5分钟后,就在他演讲的正嗨的时候,突然耳边刺痛一下,脸上流出血迹。 是有人枪击特朗普! 现场一片慌乱、尖叫,周围的保镖更是一拥而上,朝着特朗普扑过去,护着脸的护着脸,抱腿的抱腿,试图将他压到地上掩护起来。 随后,特朗普很快在保镖的掩护下离开现场。 (参考信源:光明网——《枪手用AR式步枪发射了8发子弹特朗普遭枪击最新消息》) 这次和上次安倍晋三被杀的情况大不相同,枪击特朗普的凶手,是在附近的高楼上用狙击枪进行刺杀的,所以并没有现场抓住凶手。 根据现场视频听到,凶手最少开了有八九枪,除了特朗普受伤,还造成了聚会群众1死2伤。 事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似乎是被子弹击中了耳朵,像是被穿过了皮肤,但目前不清楚枪手的情况。 事后官方报道,击中特朗普的不是子弹,是提词器碎片. 这件事看似很大,实际上也不小。拜登已经被吓的不再出来进行活动了。 但令人不理解的是《纽约时报》这种大报刊,竟然在特朗普本人也不知道凶手的情况下, 对凶手进行了猜测,并说这个凶手是“中国裔男子”。 虽然纽约时报很快就偷偷改成了一个“白人男子”,但很多一早就看到新闻的美国人,显然不相信,甚至还以为是被迫改的,毕竟凶手已经被击毙,难不成还抬出来让大家看看? 许多美国人就义愤填膺的开始讨伐中国人,美国的“造谣”成功了。 对于竞选总统的候选人被枪击一事,美国警方的速度不再是慢悠悠,不到半天时间,就调查出了刺杀者所在的位置:距离演讲台将近200米左右的一处高楼上,用一把AR式步枪,打出了至少8发子弹。 14日凌晨,凶手的情况也大致查了出来,是一个宾夕法尼亚州的居民,20岁的克鲁克斯。 克鲁克斯在2022年高中毕业,虽然注册为共和党,但是唯一一笔政治捐款“15美元”却是给民主党候选人的,他的政治立场有些迷惑。 先说一下,特朗普是共和党,拜登是民主党。 这位冒险刺杀的凶手的党派经历,应该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拜登此前和特朗普针锋相对,但刺杀事件发生后,拜登又像是多年好友一样,不仅送上祝福和担忧,并狠狠谴责这种“暴力行为”。 这话从一直支持战争的拜登口中说出,多少有点“不真实”的成分。 除了拜登,奥巴马、马斯克还有一些其它参加选举的竞选人,也纷纷表示了一番自己的安慰和见解,毕竟要是不表示,很可能会被大众猜测和怀疑。 但是,这件事背后的主谋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场刺杀后,特朗普没死,反倒成了最大的赢家。 特朗普在受到枪击后,还“坚持举起拳头”喊话的那一句,估计会被定格称“经典”。 《纽约邮报》更是将这一幕称之为:“虽血流满面却不屈服!”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子弹”擦过他耳朵的那一刻,美国大选几乎已经失去悬念,连金融圈都成了“特朗普交易”,很多投资者认为这会是一个转折性的事件。 此次事件发生后,特朗普的支持率确实有了一些明显提高,不过这种优势不一定能维持很长时间,还是要看他后续是否能利用好这件事为自己巩固优势。

0 阅读:340

评论列表

西洋参

西洋参

1
2024-07-15 12:18

这是它一贯的作风,真相对它来说重要吗?

云孜聊过去

云孜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