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万里红巾扰,西北千群白帽来”。新疆迪化过去有定湘王庙,是刘锦棠部湘军家庙,其大门楹联为:“劲节殉萦阳,取义成仁半壁河山资奠定;精灵昭塞上,扶危济困千秋俎豆荐馨香”。极为贴切地反映了湘军将士三千同周武之心,五百尽田横之客,蹈死如归,奋臂不顾,毁家纾难,父子从征,兄弟戮力,平发、平捻、平回、平苗、平夷,东挡西杀,十劳九勋,敉平天下大乱,收复大西北的历史功绩。
谢晓钟《新疆游记》载:“定湘王本长沙城隍,而陕、甘、新疆,处处庙祀,初莫得解,询之耆老,则云曩者左文襄、刘锦棠,削平陕甘,收复全疆,所率军队,皆湘中子弟,窃取神道设教之义,祀定湘王(相传洪天王攻长沙时,恒夜见巨人坐天心阁,指挥守御,洪军知不可克,遂引去)于军中,以鼓励前敌士气。厥后所向克捷,遂归功定湘王之灵异,而庙因以遍设,回、缠复祀祷甚虔,故祀事至今弗衰”。
在定湘王庙的两侧,就是左文襄公祠和刘襄勤公祠,左文襄公就是左宗棠,刘襄勤公就是刘锦棠,与定襄王庙组成一共同庙宇群。左文襄公祠大门的楹联为:“提挈自东西,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塞外边云,万里寒鸦相国祠。”刘襄勤公祠大门的楹联为:“齐名曾左无前绩;开府疏勒第一人。”二公皆湘军大将、威震西北的民族英雄。
民国《首都志》记有:“二郎庙祀蜀清源神(即灌口二郎)……其侧有老湘军所建定湘王庙(即定湘王南京行宫),湖南福神也,不知其为何时人?”清末凡湘军征战戍守之处,必建定湘王庙,所以在江苏南京也有这个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