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46岁光棍收养2月大男婴,含辛茹苦把他养大,40年后,男孩成为上校军

文晓小书生 2024-06-27 21:17:13

1979年,46岁光棍收养2月大男婴,含辛茹苦把他养大,40年后,男孩成为上校军官,86岁养父年老体衰,无人照顾,他转身跑去找领导:我要带父亲上班!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带着养父读书、工作,这位上校的故事令人动容》) 命运,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席卷了董栋小的生活,留下一片狼藉。 1979年,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年份,但对于家住内蒙古农村的董栋小来说,却是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年。 那一年,他46岁,正值壮年,却要承受接连不断的打击,两个儿子因意外相继离世,妻子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悲痛,选择了离开。 转眼间,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只剩下他和年迈的老母亲相依为命。 接踵而至的变故,压垮了这个坚强的汉子,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整日借酒消愁,仿佛对生活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如果不是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他或许早已选择放弃,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悄然间发生了转动。 1979年5月的一天,董栋小得知邻居抱来了一个弃婴,失去两个儿子的他便了解了情况。 董栋小看着邻居怀里那个瘦弱的婴儿,心中五味杂陈,有那一瞬间,董栋小仿佛看到了自己已逝孩子的影子,一种莫名的力量,驱使着他伸出手,从邻居手中接过了这个孩子。 “孩子给我吧,我养他!” 董栋小语气坚定,仿佛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为了养活这个孩子,董栋小变卖了家中仅有的一头猪,他用这些钱专心照顾孩子。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董栋小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给孩子取名“永在”,希望他能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健康快乐地成长。 董永在在的到来,为董栋小的生活,带来了久违的欢笑,他虽然失去了亲生父母的关爱,但却在董栋小的呵护下,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从小就非常懂事,经常帮着董栋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时间飞逝,转眼间,董永在到了上学的年纪,为了供董永在在读书,董栋小更加勤劳地耕种着那几亩薄田,董永在也非常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初中时,董永在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为了省钱,他每天坚持步行上下学。 有一次,天下着大雨,董永在为了保护书包不被淋湿,把书包抱在怀里,一路狂奔回家,等他到家时,全身都被雨水淋透了,冻得瑟瑟发抖。 董栋小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用粗糙的双手,一遍遍地搓着董永在冰冷的小手,眼眶里充满了心疼的泪水。 高中时,董永在的学业更加繁重,但他依然没有忘记为家里分担,每天放学回家他都会抓紧时间帮着董栋小做家务,照顾年迈的奶奶。 他知道,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能走出农村,才能报答养育之恩。 董永在的懂事和孝顺,让董栋小感到无比欣慰,他经常对董永在说:“孩子,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操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董永在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内蒙古师范大学。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董栋小激动得老泪纵横,他紧紧地抱着董永在,语无伦次地说道好孩子,你真是我的骄傲! 为了减轻董栋小的负担,董永在大学期间,一直勤工俭学,很少向家里要钱,他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做兼职,赚取生活费,他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获得了多项荣誉证书。 大学毕业后,董永在怀揣着报效祖国的理想,毅然选择了参军入伍,他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军事技能,很快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武警。 在部队,他表现出色,多次立功受奖,成为战友们学习的榜样。 退伍后,董永在没有忘记养育之恩,他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回到了内蒙古武警指挥学院,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武警教头,他希望用自己的知识,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工作之余,董永在经常去看望董栋小,并为老人添置衣物和生活用品,他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董栋小的养育之恩,他要用实际行动,报答这份无私的爱。 之后,董永在被调入北京的军事科学院,由于离家太远,董永在很是不放心自己的养父,为解决这个问题,董永在也是找到了领导。 董永在也是直接将实情告诉了领导,在领导斟酌一番之后,答应了董永在的提出的带老父亲来上班的请求。 其实并不是要带着父亲去上班工作,只是接到了身边照顾,而领导知道这一实情也是同意这个请求,毕竟他的老父亲已经是86岁的高龄了。 董永在能够照顾的时间也是不多了,只是想着老父亲在身边自己可以尽孝,并且没有这位老父亲的赡养,董永在都不可能有今天的这份荣誉,而照顾老父亲也是他唯一的愿望。

0 阅读:4
文晓小书生

文晓小书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