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法国空军司令的儿子,却将自己生命的最后40年全部留给了中国。他从1976年开始无偿资助中国学生留学,要求只有一个:接受过自己资助的学生,毕业后必须回到中国。 他的名字叫做米里拜尔,是陕西首位获得中国永久居住权的外籍人士。而接受过他资助的中国留学生也都信守承诺,在国外完成了学业后纷纷回到国内,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建设祖国。 身为法国人的米里拜尔,其父亲还是法国空军司令,他为什么要大力资助中国留学生呢?又为什么要让受自己资助的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后,一定要回到中国呢? 事情还要从1976年开始说起,当时法国计划派一批师资力量前往中国进行支援,年过半百的米里拜尔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的就将自己的名字报了上去,并且最终如愿以偿的来到这片神往已久的土地。 虽然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但是这并不影响他被西安这座举世闻名的古都而吸引。西安浑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深深的震撼了米里拜尔,这也让他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想要留下来的决心和冲动。 为了实现这一想法,在加上当时陕西的“西外大学”刚好师资力量十分紧缺,专业对口的米里拜尔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向校方递交了自己的资料并且表示一定可以胜任相关工作。 对于积极主动的米里拜尔,西外大学同样十分重视。米里拜尔那丰富的阅历和教学经历,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于是为了能够留下米里拜尔,西外大学还为他开具了不菲的薪酬。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面对西外大学开出来的优厚条件,米里拜尔不仅不为所动,还做出了一件所有人都难以理解的事情:他竟然在中国学生身上“倒贴钱”。 米里拜尔表示,他会用自己的钱来无偿资助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而作为交换的条件却只有一条,那就是被他资助过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都必须要回到中国。 米里拜尔的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媒体纷至沓来。甚至还有媒体为其开了专访节目,来询问他的想法。面对记者的提问,米里拜尔淡然的表示:“我只是想通过个人的力量,为这个伟大的国家尽一点绵薄之力……” 此话一出,众说纷纭。有人觉得米里拜尔只是想以此来博人眼球,也有人为他这种伟大的行为而称赞。但不管其他人怎么说,米里拜尔都没有再次进行回应,只是选择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一切。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任教生涯里,米里拜尔和其他教师一样,住的是60平米的教职工宿舍,吃的是极为清淡的普通饮食,甚至有时候一个大饼、亦或是一碗面就是他的一顿饭。 而让米里拜尔产生为中国做贡献想法的契机,则是一次十分偶然的机会。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对于中国实施制裁和封锁的困难情况下,毛主席依然选择向非洲贫困国家伸出援手。这种伟大的精神令米里拜尔动容,心中对于这个刚刚崛起的东方国家第一次有了好奇和向往。 也是在毛主席的影响下,米里拜尔还对中医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针灸,在深入研究之后米里拜尔认为,针灸的疗效甚至要超过西医中类似的治疗手段。 从最初的好奇,到不断地感悟探索,再到最后的孜孜不倦,米里拜尔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国际主义精神的定义。他将自己的后半生,深深的扎根在了这片土地上。直到2015年,米里拜尔在西安去世,享年96岁。
他是法国空军司令的儿子,却将自己生命的最后40年全部留给了中国。他从1976年开
槿论看社会
2024-06-18 00:03:52
0
阅读: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