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两大意图落空,美日德早退,11国拒签,和平峰会并无“和平” 目前,位于瑞士举办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已经落下帷幕。 在开幕之前,许多海外媒体大张旗鼓地宣称,这次会议将改变世界秩序,甚至有可能冲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五常的格局。 然而,就其实际成果而言,这样的说法显然言过其实,峰会最终给人的印象是开头声势浩大,结尾草草收场,尤其乌克兰方面,无疑大失所望。 第一大失望,参会国数量、质量远不如预期。 在参会国数量上,比起泽连斯基一开始宣传的“百余国”参加,明显缩水了不少,只有91个国家参加。 在这当中,西方国家参会规格是最高的,法国总统、德国总理、英国首相、日本首相等西方国家领导人在G7峰会结束后,便集体转场到瑞士出席和平峰会。 但美国方面,拜登以选举筹款为由在G7峰会结束后便已回国,没有顺道出席和平峰会,因此由副总统哈里斯代替拜登参加。 除此之外,虽然大部分国家派政府首脑参加,但仍有30多个国家只派部长级官员,甚至级别更低的代表出席。比如泽连斯基特别期望巴西总统卢拉能够参会,但巴西派来的代表,甚至不是正式与会方,而是以观察员身份出席,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第二大失望,和平峰会对乌克兰的支持有限。 本来,这场峰会为西方国家提供一个有力的平台,用以展示其对乌克兰的支持,但从西方国家实际行动来看,支持程度十分有限。 峰会持续两天,第一天哈里斯便宣布了一项价值15亿美元的对乌人道主义援助计划,以表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 然而,哈里斯在第一天的晚宴过后,便离席而去,提前回国,之后的事务全交给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处理。对此《纽约时报》分析称,哈里斯的短暂露面几乎盖过了15亿美元援助的影响。 而继哈里斯之后,德国总理朔尔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相继提前回国,缺席第二天的会议。 西方盟友的态度如此,更别提其他国家了,于是可以看到,在会议过程中,许多国家纷纷提出质疑,认为和平峰会需要邀请俄罗斯。 沙特外交大臣称,任何实现乌克兰和平的进程都需要俄罗斯的参与。土耳其外长也有类似的表态。 甚至德国总理朔尔茨也表示,希望下一次峰会能够邀请俄罗斯参加。 第三大失望,联合声明给了乌克兰“当头一棒”。 美德日三国领导人提前离席,其实已经预示了该峰会难以达成实质性的成效,而联合声明的发表,证明事实的确如此。 从最终发表的联合声明来看,涉及的内容都是一些泛泛而谈的议题,如呼吁尊重乌克兰领土完整、保证粮食安全、核安全和人道主义援助等,但具体的和平方案并没有提及。 坦率来讲,这些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且带有一定的人道主义性质。但尽管如此,仍有11个国家拒绝签署联合声明,这也说明了这不是一届成功的峰会。 对乌克兰打击更大的则是,联合声明中避开了俄罗斯“侵略”这一表述,而是用了较为中性的“战争”一词。显然,与会各方,包括西方国家,都不愿将乌克兰长期以来坚持的“俄罗斯侵略”叙事放在明面上。 事实上,乌克兰极力倡导该峰会,除了意在获得西方国家的公开支持外,还有一个重要意图,即寻求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建立共识,打造一副南方国家支持乌克兰的景象,以此形成国际舆论,反过来施压俄罗斯。 但最终结果表明,无论是第一个意图还是第二个意图,乌克兰的期望均有不同程度的落空。
泽连斯基两大意图落空,美日德早退,11国拒签,和平峰会并无“和平” 目前,位于
邱震海
2024-06-17 18:10:59
0
阅读: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