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毛主席躲进了一农户家里,不料国民党随后包围了村子四处搜查,农妇淡定地

槿论看社会 2024-06-16 00:10:42

1933年,毛主席躲进了一农户家里,不料国民党随后包围了村子四处搜查,农妇淡定地说:“你们找的人在我家里!” 这一年的9月,毛主席带了几名警卫员,来到了湖北通城的黄袍山,敲响了一家农户的院门。 院内响起了一位老妇的声音:“谁呀?”毛主席轻声回答:“菊妈!是我。润之看您老来了。” 听到了熟悉的声音,老妇一路小跑打开了门,激动地拉着毛主席说道:“你可回来了!这么长时间没见你……瘦了不少!” 老妇急忙把毛主席拉进家里,坐下来攀谈了起来,警卫员则识趣地跑到外面警戒。 这位老妇人叫黄菊喜,是个穷苦出身,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被父母卖到吴家当了童养媳。 后来,她陆续给吴家生下了5个子女,但丈夫也不幸因病早逝。 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拖拉着子女生活,早年为了生计还经常带着孩子们出门逃荒要饭。 孩子们陆续长大之后,家里的生活条件也有了一些改善,最起码不用再出去沿街乞讨了。 1927年的夏天,毛主席到黄袍山一带开展工作的时候,无意间与黄菊喜老人结识。 她对毛主席的印象非常深,因为毛主席的模样,跟吴家的长子吴朝义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以至于,她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时候都认错了人,仔细看了一下才发现不是自己的儿子。 那段时间毛主席就一直住在黄菊喜老人家,衣食住行受到了无微不至地关照。 时间久了,毛主席还认到了黄菊喜老人的膝下,称呼其为“干娘”,但经常喊的还是“菊妈”。 后来毛主席离开黄袍山的时候,黄菊喜还把几个成年子女交到了毛主席的手里,让毛主席带着兄弟姐妹一起革命。 当时毛主席很不忍心,毕竟革命会有牺牲,害怕会伤黄菊喜老人的心。 但黄菊喜很坚定,对毛主席说:“只要为了穷人,牺牲了也值!” 1933年的斗争局势很严峻,老蒋对革命根据地又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毛主席在转移的过程恰好路过黄袍山一带,于是就绕道到黄菊喜老人家里去看望一下。 可是没想到,国民党也不知道怎么发现了毛主席的行踪,随即就派人追到了黄菊喜住的村子。 警卫员发现危险之后,立即跑回家里报告,但已经晚了,有备而来的国民党已经把村子给包围了。 黄菊喜老人闻讯后,立即把毛主席和警卫员推进了柴房里,并从外面把门给锁上。 随后她便走出了家门,想看看情况,刚走了不远就被几个国民党给围了起来。 国民党气势汹汹地问:“共产党在哪里?”黄菊喜淡定地说:“在我家里,你们跟我来吧。” 国民党冲进院子里就开始四处搜查,没想到从屋子里面走出来一个年轻人,厉声呵斥道:“不用搜了,我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这个年轻人叫吴朝柄,是黄菊喜老人的小儿子,样貌上与毛主席也有几分相似。 国民党还把画像掏出来比对了一下,兴奋地说道:“没错儿,应该就是他,带走!” 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被敌人带走了,黄菊喜老人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直到国民党押着儿子离开了村子,她才瘫坐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这份恩情毛主席一直记着,1959年还特意把老人接到了北京,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

0 阅读:1614
槿论看社会

槿论看社会

我要的不多,可你都没给够,哪怕一个温柔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