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袁绍闲来无事,他们看到一个大户人家娶媳妇,就悄悄潜入现场,他们看到新娘非常漂亮就起了歪心思。他们大喊一声:抓小偷啊!宾客们忙着出门抓贼,他们趁机拿刀去新房,抢走了新娘。 曹操拉着新娘就跑,袁绍跟在后边。因为害怕被发现,加上天黑看不清路,袁绍一不小心就掉到了灌木丛里。他被里边的荆条卡住了,怎么挣扎都出不来。袁绍就大喊:“阿瞒快来救救我!”
曹操回过身来救袁绍,他也拉不出来袁绍,而且新娘家的人打着火把追过来了,要是被抓住他们二人就完蛋了。
突然,曹操灵机一动,他大喊一声:“小偷就在这里,快来人啊!”袁绍被吓得不行,他用力从灌木丛中跳出来,顾不得身上被扎的生疼,他拼命的往前。曹操看到他这个样子,哈哈大笑。不过,他也赶快拉着新娘往前跑。 等跑到安全的地方,曹操和袁绍过了一把瘾就把新娘给放了。回家后,袁绍看着自己隐隐作痛的伤口,浑身破烂的衣裳,他忍不住抱怨曹操。但是曹操跟他说,要是他不大喊一声,他们两个人都跑不掉。
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小故事,曹操和袁绍在年轻时并不是死对头,而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一起惹祸一起胡闹。只是长大之后,他们陷入了权利之争,从好友变成了死敌。
袁绍出身汝南大族袁氏,他家四世三公,朝廷中的门客不计其数,袁家的势力惊人。因此,袁绍想要做官简直不要太容易,在袁绍少年时就被任命为郎,他才20岁就做了县长。后来,他投靠大将军何进,成了羽林军首领,袁绍的未来可谓一片坦途。
曹操的出身不如袁绍,但是祖上也曾做过官有过荫封。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宦官,却因为有功受封为费亭侯,他的父亲曹崇位列三公。
曹操因为父亲的缘故,做官也非常容易,他一开始做郎官,后来就成为洛阳北部尉,类似于现在公安局局长。曹操上任后,不畏强权,秉公执法,当地的治安大为好转,曹操也一鸣惊人。 袁绍仕途顺利,为人却不够聪明,为了对付朝廷中的宦官,他建议何进召董卓进京。董卓进京后,宦官确实消停了,但是皇帝被废、太后被毒死,洛阳的大权都落入董卓手中。东汉陷入如此境地,袁绍难辞其咎。
后来,天下十八路诸侯一起起兵讨伐董卓,袁绍看到曹操也有了自己队伍,于是就邀请他加盟,曹操带着队伍前来。袁绍被推举为盟主,他让曹操做了奋武将军。 起义军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很多人都是出工不出力,拼死战斗的人只有曹操、鲍信和孙坚等人。曹操带领的5000军马几乎全军覆没,但是袁绍却不以为然。
袁绍对曹操说:“我坐拥黄河以北,兼收戎狄兵马,南下中原争夺天下,你觉得天下是不是唾手可得?”
曹操看到袁绍刚愎自用,他不好直言,打天下哪像抢新娘子那般简单,他只能说“我觉得现在都要务不是去攻占地盘,而是立即将皇上救出来,再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却觉得曹操果然是太监的孙子,一点志气都没有。现在天下混战,大家都忙着抢地盘,不在此时建功立业更待何时。
袁绍思索之后,他还是没有采取曹操到建议。袁绍不干,曹操自己干。曹操迎救汉献帝回来,他在道义上就胜了袁绍一筹。
随着杨奉、吕布、袁术被灭,张绣投降,刘表中立,孙策退避江东,天下大势已经明朗,曹操与袁绍还是到了要开战的时候。 当初袁绍看不上汉献帝,可是在看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得到的好处时,袁绍就企图偷袭许昌抢走汉献帝。只是计划还没有实施,就被曹操提前发现了。
袁绍此时有11万大军,曹操手里只有2万人马,二人的实力一比较,袁绍确实有巨大优势,但是此时曹操占尽天时。袁绍比较之下觉得自己必胜,所以就不顾手下谋士沮授、田丰的劝阻,甚至将田丰扔到大牢里,都要执意发动官渡之战。
战争开始后不久,袁绍的援军刘备找了一个借口就悄悄跑了;袁绍的重要谋士许攸不再为他效力,反而主动投奔了曹操;就在开战之时,袁绍的大将张郃临阵倒戈。
这样的一场仗打下来,袁绍必败无疑。公元202年,袁绍因为大败病发而亡。
袁绍这一生,他基本上样样都胜于曹操,不管是自身的相貌、出身、仕途亦或是运气,但是袁绍运筹帷幄的能力,知人善用的气度都不如曹操,所以他最后败给了曹操。对于袁绍来说,手中明明拿着王炸的好牌,但是他自己不懂得好好出牌,所以最后才落到这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