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湖北钟祥三岔河村村民在山上割草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盗洞,他随即将消息上报

八点聊社会 2024-05-30 17:53:41

2005年,湖北钟祥三岔河村村民在山上割草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盗洞,他随即将消息上报。当那伙盗墓贼趁着夜色继续前来盗墓时,埋伏四周的民警和村民突然现身将他们一举擒获,并缴获了洛阳铲、炸药等物。

这伙人所盗之墓来头很大,墓主人是朱元璋二十四子郢靖王朱栋和王妃郭氏。朱栋27岁因病而亡,不久,24岁的郭妃也自尽了,于是两人就合葬一处了。

这座合葬墓曾多次遭到炸盗,虽均以失败而告终,但墓内环境却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此次事件过后,文物部门决定对大墓展开抢救性发掘。

发掘工作从墓道开始,墓道并不长,但填土十分坚硬,考古人员前后挖了半个多月。墓道尽头是一堵嵌有墓志的砖墙,墙后还有三块重达数吨的巨石。为搬开这些巨石,考古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巨石背后就是厚厚的封门墙了,沉睡了600年之久的郢靖王地宫就在这堵墙的后面。

随着墙上青砖一块块取下,两扇鲜艳如新的朱红色的大石门映入眼帘,石门上还横插着一把半米长的、锈迹斑斑的大铜锁。

透过石门缝隙,考古人员看到墓室内烟雾缭绕,诡异的景象让人后背发凉。但推开石门,步入墓室的瞬间,人们顿时明白了个中道理。此时正值寒冬,外面气温直逼零度,而墓内温度竟高达十几度,所谓烟雾其实就是水蒸气。

大墓分前中后三室,中室带有两个耳室,后室为安放墓主的主室。

前室地面除了数百个朽烂木俑留下的小坑外,空无一物。不到600年的时间,这些木俑何以腐朽如斯?当看到墙壁上近2米高的水痕时,大家顿时明白,原来墓内早年进水了。

中室除了六个大箱子腐烂后留下的底框外,也一无所有。可想而知,箱子里的衣服字画等,定然全因这场不知从何而来的大水毁于一旦了,失落的情绪开始在人群中蔓延。

就在这时,中室一侧的耳室内,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朽木,经鉴定是棺木。棺木不是应该放在后室么,怎么出现在耳室了?

经过仔细寻找,考古人员在朽木中发现一些女性佩戴的首饰和三个古人用来收集灵魂用的魂瓶。说明此处原先葬有三人,而且全是女性,她们会是什么人呢?

突然,死者仅存的几颗牙齿被人找了出来。经鉴定,其年龄不超过十八岁。另一侧耳室内的情形与这里完全相同。毫无疑问,这六位年轻女子是给郢靖王殉葬的。

用活人殉葬的恶习本已退出历史舞台,怎奈朱元璋再次将其启用。据史书记载,朱元璋死后,有40位妃子殉葬,其子朱棣死后也有16位妃子殉葬。直到1464年,明英宗才废除了这种残忍的制度。遗憾的是,这6位可怜的年轻女孩没有等到那一天。

清理工作转眼已到了最关键的后室,这里终于没让大家失望。虽然棺床上的棺木和墓主人的骨骸已经腐朽,但一大批随葬品保存了下来,包括郢靖王和王妃的冕冠、皮弁、风冠等。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要属王妃华美的金首饰了。造型优美的金凤簪、精美绝伦的金簪花、巧夺天工的金掩鬂,另外还有金霞帔坠、金手镯、金耳环……

而在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考古人员发现了墓室内最珍贵的两件随葬品。一件是郢靖王的元青花龙纹梅瓶,另一件是郢靖王妃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他们也是墓主人收魂用的魂瓶。

其中四爱图梅瓶更是与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一道,成为湖北省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

有意思的是,有人认猜测四爱图梅瓶之“四爱”,是暗指郢靖王和王妃所生的四个女儿,这个脑洞实在有点大。其实所谓四爱,是指梅瓶腹部所绘四幅图:王羲之爱兰图、陶渊明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鹤图。

不过,虽然四爱图梅瓶与王妃所生四个女儿无关,但王妃之死,却与四个女儿有直接关系。

《兴都志》中说,郭妃自尽是因为过度思念丈夫,其中自然有美化的成分。其实郭妃自尽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没有给郢靖王生个儿子。而明朝藩王一旦没有子嗣,家族就面临着除封失国的命运,所以是没有子嗣的内疚与自责让她最终选择了自尽。

郢靖王死后,其封地被赐予只比他小23岁的侄孙朱瞻垍。而令人震惊的是,历史的悲剧不久后再次上演。

公元1441年,年仅30岁的朱瞻垍病逝。因膝下无子,其封国也被除。要不是皇帝下诏让王妃魏氏照顾两个年幼的女儿,她也会选择自尽。而就在小女儿出嫁后不久,魏妃病逝了,其主要原因大概也是内疚吧……

在欣赏造型活泼的龙纹瓶和四爱图梅瓶时,有谁会想到,它们背后的历史会如此凝重呢?

0 阅读:182
八点聊社会

八点聊社会

品味社会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