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公知鼻祖胡适是一个让中国人分裂的人物? 这个问题是有问题的,实际上,不

李满谈过去 2024-05-24 13:19:52

为什么说公知鼻祖胡适是一个让中国人分裂的人物? 这个问题是有问题的,实际上,不是胡适让中国人分裂,而是胡适的一些言论让中国人分裂。胡适这个人,性子特别软,软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谁都可以是他的朋友,民国有句话说了,“我的朋友胡适之”,就是谁都自称是胡适朋友。 一个谁都可以做朋友的人,基本可以确定,一定是性子软到一定程度的人,他跟鲁迅是完全相反的人。所以,他俩就做不了朋友。性子软的人容易被欺负,但是胡适却到处是朋友,这主要是因为他有才华护体,他的才华是那个年代顶尖的,想想,37个博士学位,一般人真做不到。 性子软的人,是不能过苦日子的,因为他们性子软,碰到硬的东西就难受,所以,一到国家大难的时候,最早变节的也是这群人。胡适在日本侵华时期,也是主张和解的,他是反战的,因为战争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里过苦日子,这是胡适这种人最不能接受的。 性子软的人,多半都是精致利己主义者,这是他们不能吃苦不能来硬的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胡适就是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所以,哪怕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也会为了自己的好日子,说出一些强辩的、极端的言论,胡适最经典的一个极端言论就是面包自由理论。 这个理论,是胡适在国民党即将败退的时候,发表的言论。实际是他劝说大家跟着他一起赴台时候说的,言论的具体是这样的: “在美国有面包有自由,在苏联有面包没有自由,他们来了,没有面包,没有自由。” 胡适这个话,在当时是极具煽动性的,他几乎在用面包和自由去诱惑大家赴台。这个面包,我们知道,是蒋介石赴台时候带走的黄金、文物等等各种值钱的东西, 当时蒋介石决定赴台前,已经把大陆几乎搬空了,大陆已经是一穷二白了。 所以,胡适这种性子软的人,死活是不会留在大陆的,留在大陆意味着过苦日子嘛! 本来这也没啥,关键胡适是个公知,是有话语权的,他临走的时候还在强调面包的同时,把自由也捆绑了。 其实,胡适当时所谓的“自由”,和后世人认为的“自由”概念是不一样的。他当时的意思是留下来会坐牢,因为他们那群人都是国民党的人,共产党会关押他们,实际上并没有。 而且,大陆后来也有面包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胡适的这个极端言论,言论本身的极端属性,加上胡适的公知鼻祖的身份,势必会让他的言论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分裂”的能力。 这种分裂的最大特点是会将国人分成两派,一种是强力鄙视他,一种是强力夸赞他。 鄙视他的,当然是看清他的精致利己主义属性的这群人,而夸赞他的那群人,则主要是对当下的生活比较不满、或者亲美西方的那群人。 但是,胡适的言论能够造成国人分裂,恰恰能说明当下的大陆既有面包又有自由。很简单,你没有面包,饭都吃不饱,怎么会有时间来研究、讨论胡适呢?你没有自由,你的这些很激烈的言论,怎么能被发布出来呢? 最后想补充的是:性子软的人,表面上左右逢源,其实经常里外不是人,到处都是朋友,也就是到处都没朋友。胡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胡适不受大陆的待见,这是既定的事实,他所跟从的国民党也不待见他,蒋介石长期在日记里骂他。在1960年10月13日的蒋介石日记中,蒋介石就骂胡适是“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 胡适死后,蒋介石还在日记里骂他说:“胡适之死,在革命事业与民族复兴的建国思想言,乃除了障碍也。” 由此可见,性子软当真不是好事,哪怕有才华护体!性子软的人如何修炼,答案是:做胡适最不喜欢做的事就对了,没错,就是多读历史。如果性子软,同时还和胡适一样动不动把几千年中国历史踩在脚下,那他的结局一定是悲惨的! 结论:读史可以明智,绝不是一句空话,如果你也性子软,一定要狠狠读历史!

0 阅读:422

评论列表

刘松龄

刘松龄

3
2024-05-27 07:52

什么性子软,只是见利忘义而已。

刘松龄

刘松龄

3
2024-05-27 07:52

什么到处都是朋友,不过是墙头草两边倒。

云过风轻

云过风轻

1
2024-05-26 22:35

有小才无大节

李满谈过去

李满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