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务工者实访】大专毕业的史可忠是河南温县一个小村落的村民,毕业后一直在家里帮忙种地,前年随大流去印度尼西亚务工,主要在一个大企业负责电路那块,每半年回来一次。 他每次回河南,最感慨的竟然是中国的教育,他说:“那边(印尼)的文盲率太高了,官方数据是百分之十几,可我看着要更高,是文盲率啊。所以,我在国内读个大专去那边,都快成那边的大师了,我平常都不用自己干活,都是直接指挥一堆小黑干活,他们对我是崇拜得不行。” 史可忠在印尼每个月拿一万多,这个工资在印尼属于人才引进的工资标准,相比国内也算不错的收入。所以,他准备一直接着干。 前段时间,他去了一趟印度,并了解了一些情况。这趟归来,他继续感慨中国的教育,竟还说起了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他说: “九年义务教育我们中国人习以为常,可在很多国家看来,这是不可能完成的大工程。印度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可能就因为卡在这个点上,他们的人再多也不可能复制中国,因为他们的工人素质没法和中国人比,在中国不可能出现不会看机器说明书的成人,可在印度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印度要和中国现在旗鼓相当,最少也需要二三十年。发展真的不是拼人多,人多,非洲人不多吗?” 感慨教育的同时,史可忠也很感慨中国的基建,他在提及越南时,谈到了最近云南因为缺电导致的电子厂停产问题,这些电子厂包括三星、富士康等。他很不以为然:“越南永昂二号发电站,2017年就开始规划,现在7年过去还是没建起来。这样一比,你就知道中国基建的厉害。也就知道他们为啥缺电了。” 去了多国后,史可忠对中国的发展有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越南等很多国家都是步子迈得太大了,中国相反,中国步子是迈得太小了,这个主要是产业调整的步子。我们中国现在大学生数量、研究生数量已经惊人了,我们可以大迈步了,可是因为美西方各种限制、打压,中国的高精尖产业一直没法更好发展,我们是步子没法迈,需要一定时间,只要时间到了,中国会有大飞跃,因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到那时候,”史可忠说,“中国就有大量的高精尖岗位给国人了,就业就没压力了”。 史可忠预测,在中国没有完全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前,和他一样出国务工的人会不断增多,很简单:国内目前没有那么多高精尖岗位,没有完成产业结构调整。 对于中国能否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史可忠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关于“中国多久能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他认为并不乐观,他说:“产业迭代是很痛苦的,所以,它有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二十年。” 你们同意史可忠的观点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
【出国务工者实访】大专毕业的史可忠是河南温县一个小村落的村民,毕业后一直在家里帮
李满谈过去
2024-05-22 14:19:32
0
阅读:71
一无所有
注意安全,印尼非常排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