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4年,北宋天文学家目睹了一次超新星爆发事件,史称天关客星,它的亮度超过了月亮,以至于读书人晚上不点灯就能直接看书。
公元1731年,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贝维斯发现了蟹状星云,它就是当年那颗超新星爆发后,产生的残骸星云,直径达到了11光年,内部还有一颗脉冲星,现在距地球6500光年。
从恒星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超新星爆发无疑是宇宙中最狂暴的天文现象之一,这种只会发生在大质量恒星晚年的现象,瞬间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恒星过去几十亿年的能量总和,各种辐射和重元素物质,会在这场爆发中以近光速被播撒到全宇宙,形成一片灿烂的残骸星云。
事实上几乎所有重元素,比如金银铜铁钙,都产生于超新星爆发,连太阳都是从超新星爆发后的尘埃云中诞生的,所以才有了重元素组成的地球,以及地球上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