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成都只用一小时?敲碗等!】如果仔细去看人类交通速度发展史,我们就会发现在高铁和飞机之间有一段很长的空白区。在不久的将来,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或许能够填补这一空白。
磁悬浮技术通过消除轮轨之间的机械摩擦,有潜力大幅提升列车的运行速度。磁悬浮列车不仅速度快,还具有低噪音和环保无污染的优点。目前,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专利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超导就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它的电阻完全消失为零,这个温度也被称为叫临界温度。而高温超导技术利用超导材料在低温条件下完全无电阻的特性,通过感应电流实现悬浮。
高温超导是相对低温超导而言的。我们将能在液氮温区工作的超导材料都泛称为“高温超导材料”,液氮的工作温度是77K,也就是零下196摄氏度。另一种低温液体是液氦,它的温度更低,是4.2K,接近绝对零度。我们将能在液氦温区工作的超导材料都称为低温超导体。
低温超导和高温超导哪个更好?当然是高温超导。高温是采用液氮来冷却的,液氮是靠氮气液化产生的,而空气中的78%都是氮气,成本低得多。
采用磁悬浮加真空管道的方式,列车的速度还能更快!这项技术通过在真空管道中运行磁悬浮列车,进一步减少空气阻力,有望实现超过10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也就是从北京到成都只用一小时。为使这项技术走向成熟,西南交通大学已经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昨天的梦想,将变成今天的希望,也将变成明天的现实”。
内容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研究员邓自刚在#格致论道#的演讲。#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