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西教授治疗这个“口舌如干沙”的病例很有启发意义,老年人,尤其绝经后女性,口中干燥或灼热的很多,这病不大好治,很多久治无效。毛教授先后用藿朴夏苓汤10付祛湿和沙参麦冬汤8付养阴润燥都没效果,后来根据金匮要略条文“口燥,但漱水不欲咽……”改投血府逐瘀汤,6剂起效,共服30剂,口舌干沙感消失,他感慨“医家误,辨证难”。
我一月前也治疗了一个类似的患者,60多岁女性,口干舌燥数年,非常痛苦,但喝水不太多,肠胃有时不舒服,舌苔白厚而干燥,初诊予七味白术散及祛湿之品+清利阳明之药,无效,还有些肠鸣便溏,患者复诊时态度很好,但她女儿颇不耐烦,还因为就诊顺序发生争执,我对她说,疾病有年,久治不效,应该去西医院检查一下,排除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做到心中有数。再予7付中药,调理脾胃,加了30克麦冬,实属无奈应对之举。岂料一周后患者又来兴合脑康医院复诊,言已抽血化验,西医暂不考虑干燥综合征,上次的中药已见效,口干较前减轻,这次下了大决心,会持续复诊治疗。如果她再来复诊,我看看要不要活血化瘀。读书+实践,就是中医师提高的路径,没有捷径,病人也不要恼、不要烦,谁不想一下子弄准,谁不想三付起效,委实是难,碰到谦虚谨慎,愿意不断费脑子给你瞧病的医生,还是客气点,耐心点,这样才有希望啊!
用户13xxx03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