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自救的故事半月前的周六,一位青中年男性在兴合脑康医院,上午最后一个看诊,挂

梦菡聊健康 2024-04-21 09:01:05

讲一个自救的故事

半月前的周六,一位青中年男性在兴合脑康医院,上午最后一个看诊,挂的特需号,我说长期居住在宁波的患者挂普通号就行,特需号是面向宁波以外的江浙沪患者首诊开设的,考虑到外地患者因交通问题需要优先就诊的绿色通道和复杂的病情会占用医生较多的时间和脑力。这位男患者说,赵医生,我觉得我的病情就复杂,就会占用你较多的时间和脑力,所以不管我是哪里来的,我都需要挂个特需号。我听后心中一震。

他随后拿出一个厚厚的公文夹,里面每一页都是化验检查单,我看到后脑子里马上蹦出来两个字——焦虑!还好,他的主要主诉症状围绕着“右胁痛”和“咽喉不适”,倒没有太多其他的躯体化障碍,而且胆囊、胃、咽喉,都做过相关检查,都有器质性病灶,并且舌象、脉象与症状对得起来,不是主观意识流。他说他曾经失眠,一度暴瘦,最瘦的时候不到60公斤,我说这就是典型的焦虑了,他说后来他主动自己调节,每年固定几次时间回老家或去西安找他弟弟,暂时脱离公司那种负能量和压抑的氛围,并且他的爱人和女儿都是那种心大的,也会劝他出去走走,不要沉溺于不友好的环境中……就这样,他体重回升到70多公斤,目前除了右胁痛和咽喉不适,也基本能正常工作生活。我说,根据你的舌脉症,我给你开个方子,你吃吃看,如果是身体的原因,应该有效,如果是精神的躯体化障碍,那我们再讨论后续的用药。结果他吃了6付中药,咽喉不适感明显减轻,右胁痛我加强了利胆之力,也明显减轻,2周的治疗,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昨天下午他告诉我,以前只要他拿出厚厚的公文夹,他都能明显感受到医生的抗拒和不耐烦,医生不愿意看,也不愿意听他的描述,就告诉他,你有这些检查的阳性发现,也不需要担心,不需要焦虑,不治疗也不会恶变,吃点消炎药,如果有效就有效,没效也不必再来,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了。我说,你也不要生气,因为凡是那种特别较真的,对身体每一处表现都非常敏感,反复不断做化验检查的,绝大多数都伴随明显的焦虑状态,都或多或少有“疑病症”,这种人性格执拗,观点偏激,医生很难劝说,用药更难起效,他们往往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观察躯体不适、“找病”或者给亲人“找病”,甚至成了他们活着和寻求家庭社会关注的唯一途径,这是社会问题,医生解决不了,只能敬而远之,你是靠家庭支持和自我努力战胜焦虑的典范,我挺佩服你的,我要把你的故事写出来[good]

自助者天助,自救者天救,自己努力向上攀爬、渴望走出泥淖、渴望朗朗晴空,老天爷都会给你安排救兵,稍微助一把力,事儿就成了!如果自己沉沦,不愿意正视内心的灰暗,躺平摆烂逃避,把责任推给别人,怨天尤人,指望神医降世,两手一搭,摇头晃脑,出一剂神方,三天就给你治好了,那真是春秋大梦啊!我再次指明此类疾病的治疗方向,请诸君参考——明确西医诊断,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接受规范化、系统化治疗(社会功能下降或丧失者一定需要住院,不是居家吃药能解决的),中医药可以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和调理脏腑功能、辅助西药撤减过程和预防停药后复发。

我们做医生的,各式各样的人都能遇到,见不贤而内自省,见贤思齐。遇到通透的、懂得感恩、态度友善的患者,就投桃报李,尽量多帮忙想办法;遇到无理傲慢、吹毛求疵、只想自己不想别人的患者,就遵守指南、按医疗流程正常处理,别被人揪小辫子就行。我经常给患者倾诉,我说我不是个性格特别好的人,我会差别对待,我做不到以德报怨,我做不到逢场作戏,我无法对我厌恶的人笑脸相迎……患者总是劝我,赵医生是真性情,医生不是圣人,不该让自己背负那么大的压力!

说真话,任何时候都是值得鼓励的品质,不是吗[作揖]

0 阅读:123
梦菡聊健康

梦菡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