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秦》下——【秦二世而亡,秦始皇攻城掠地的秦军主力最后都到哪里去了?】
五帝三皇神圣事,
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蹻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楚人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兵反秦。陈胜让人假装狐狸叫,发出的预言是:“大楚兴,陈胜王!”在起义仪式上,众人“袒右,称大楚”。陈胜、吴广对大家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死国”的“国”在这里指的是楚国,“死国”就是“为楚国而死”。这两个楚国之人,以殉国的楚国将军项燕的精神为号召,很快攻下楚国故都所在的陈县。陈胜称王,“号为张楚”。所谓“张楚”,就是“张大楚国”,清楚地表明了他们光复楚国的决心。“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史记·陈涉世家》),“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家自为怒,人自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仇,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史记·张耳陈余列传》)。楚国上下同仇敌忾,无疑是压抑许久的反秦情绪的总爆发。
秦王朝的军队,大体可以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两部分。地方军是属于各郡县的守备部队,由各地征集,按各郡县配置,由各郡县守尉指挥,数量不多。中央军是秦军的主力,包括驻守关中保卫首都咸阳的卫戍部队和驻守边关要塞的野战部队。中央军也由各郡县征发,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秦灭六国,北伐匈奴,南擒百越,主要都是由中央军担当的。
反秦大起义爆发以后,秦军的部署,除各地的守军外,中央的主力军分为四支:
一支是征服岭南后留守的南方军团。
一支是驻防长城沿线的北方军团。
一支是主要由骊山囚徒所组建的中部军团,但这些骊山囚徒中有不少就是身经百战的秦军,他们因为长期在外作战家庭欠了债或本人犯了罪,被罚在骊山给秦始皇修陵墓,这样的人在骊山囚徒中不少,在秦始皇陵附近的赵背户、瑶池头修陵人墓地中就发现了有爵位的秦军被罚在这里做苦役,尸骨上的残瓦写着他们的籍贯和爵位,如“东武居赀上造庆忌”、“东武东间居赀不更 ”、“[杨]民居赀公士富”、“阑陵居赀便里不更牙”、“博昌居赀用里不更余”、“杨民居赀武德公士契必”等,其中很多人还是被虐杀的,这就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墓志(《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刑徒墓》《文物》1982年3期)。
一支是驻守关中的卫戍军团。
这四支秦军,在秦末之乱中命运各不相同。
南方军团是秦王朝征服和驻守岭南地区的军队,这支军队最初有50万人,据《淮南子·人间训》所载:“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 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驰弩,使临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在与百越部落的持续苦战中,南方军团从统帅屠睢以下大部分人都战死了。后来大概还剩下10万人,由任嚣统帅,驻守在岭南。反秦大起义爆发后,秦军已经完全失去对楚地的控制,蜂拥四起楚军切断了岭南秦军和秦王朝的联系,秦中央与岭南已经声问不通。这支秦军被隔绝在南方,只能封锁了五岭边界,防止楚军南下,不久任嚣病死,副将赵佗继任为统帅,他本人是赵国人,也不想再为暴秦赴汤蹈火,就在岭南建立了南越国,自己当了南越王。所以秦王朝的南方军团既无力也无心北上救援秦王朝。
北方军团是秦王朝负责北方边境地区防务的军队,沿长城驻守,主要是为了防御蒙古高原上的匈奴民族。“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今河套地区)……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备胡是国家安危所系,自殷商以来,中国的劲敌都来自北方,所以北方军团其实就是秦军的主力,总兵力有三十万人,处于对匈奴作战的最前线,全是精锐。北方军团的第一任统帅是蒙恬,第二任统帅是王离,王离是灭楚的名将王翦之孙,北方军团总部设在上郡肤施县(在今陕西榆林)。
秦末大起义爆发,北方军团奉命南下平乱。在王离统帅下渡过黄河,进入山西,攻打赵地和燕地。赵军大将李良降秦,偷袭邯郸,杀死赵王武臣(张楚陈胜的部下),北方军团进入华北平原,进攻新立的赵王歇,又发动对齐国的进攻。稍后,王离帅北部军团主力秘密南渡黄河,与退守河南濮阳的秦中部军团章邯部汇合,两军深夜偷袭围困定陶(在今山东菏泽)的楚军,杀死了楚军大将项梁,重创反秦起义军。定陶大捷后,北方军团乘胜进攻,大败齐赵联军,将赵王君臣围困在巨鹿,章邯也统帅中部军团渡河北上支援,拉开了巨鹿之战的序幕。不久,项羽统帅楚军精锐六万人渡河北上,一举切断王离北方军团和章邯中部军团的联系,破釜沉舟渡过漳河,在巨鹿城下大败秦北方军团,王离被俘,副将苏角战死,另一位副将涉间自杀,秦军主力被楚军歼灭。各诸侯军震恐,面无人色,诸侯将膝行入项羽辕门,莫敢仰视。于是项羽成为整个反秦义军的共主,各国诸侯均受项羽节制。
中部军团是秦王朝在反秦大起义以后新组建的军团,总兵力有三十余万,主帅是章邯,知名的重要将领有司马欣和董翳。二世元年八月,张楚陈胜部将周文攻入关中,秦卫戍军团在戏水击败楚军稳住阵脚后,秦王朝任命章邯为大将,征集关中地区的秦人,又释放骊山囚徒,紧急组建中部军团。不久,中部军团击溃周文军,出关乘胜东进,逐一消灭张楚军主力,攻克张楚首都陈郢。平定了张楚以后,中部军团进入魏国,攻克魏国首都临济,扫平了魏国地区的叛乱。进而再接再励,击败增援魏国的齐军和楚军,杀死齐王田儋。几经胜败反复之后,与北方军团联手在定陶作战,趁夜偷袭击溃项梁楚军主力,杀死项梁。
消灭了黄河南岸各地的义军主力后,中部军团主力渡过黄河,攻占了赵国首都邯郸。然后,一面沿黄河设防,一面修筑甬道为围困巨鹿的王离军运粮,准备围点打援,在巨鹿一带聚歼六国援军。巨鹿大战,秦军主力北方军团全军覆没,章邯帅中部军团退守安阳,又被项羽打得大败,力不能支。二世三年七月,内外交困的章邯帅二十余万剩余秦军降楚,后被楚军全部坑杀,只留下章邯、司马欣、董翳等三人。
秦末之乱后,秦王朝在关中地区拱卫首都咸阳的卫戍军团总兵力有六万人。二世二年九月,张楚部将周文帅军攻入关中,打到咸阳东郊的戏水时,被秦王朝卫戍军团击败,章邯组建中部军团由此得了宝贵的时间。二世三年八月,刘邦部楚军攻破武关,九月刘邦兵临咸阳城下,此时秦军主力已经被项羽所歼灭。十月,秦王子婴君臣开城投降,秦王朝拱卫首都的卫戍军团并入刘邦所部。
十二月,项羽率大军入关,杀秦王子婴,族灭嬴氏,屠咸阳,焚秦宫室,烧秦始皇陵,收其货宝妇女东归,秦亡。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王翦始定楚国江南地,此年《史记·六国年表》书“秦灭楚”,距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仅十五年,楚人就报了国恨家仇。《公羊传·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司马迁在《秦楚之际月表》中说:“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陈胜、项羽、刘邦三人都是楚人,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作《秦楚之际月表》,而不作《秦汉之际月表》,也就是秦亡以后,天下实归于楚,所以《史记》中又才有《项羽本纪》,对于项羽,是作为刘邦之前的帝王来看待的。刘邦所建立的汉朝,其国号来自于汉水,而汉水正是楚国的发源地,“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左传·哀公六年》)”,汉出于楚明矣。任乃强先生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汉中志》中指出:“‘汉’字在西周以前只作天上银河专称。《周诗》曰:‘倬彼云汉’‘维天有汉’,皆此意也。沔水冲万山奔腾入楚,楚人以为自天上来,借用‘汉’字以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