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年龄49岁,经常感觉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难受,有时疼痛,烦燥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 查看患者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或数。胃镜检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 药取丹皮、山栀子、黄连、黄芩、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栀子、郁金,甘草、薄荷。 患者服药7天,舌苔变白,口干口苦消失,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难受,泛酸嘈杂减轻, 二诊,柴胡,白芍,枳壳,醋香附,甘草,乌贼骨,陈皮,姜半夏,竹茹,茯苓。 在服用7天后,症状基本无,舌苔薄白,脉细弱,饮食差,少吃多点就胃胀, 三诊,陈皮,姜半夏,茯苓,党参,炒白术,炙甘草,焦麦芽,炒神曲,炒鸡内金。 这次服用20天后,患者饮食,二便正常,精神好。 慢性胃炎涉及到肝,脾,胃等多个脏腑器官,多有肝气不舒,脾虚,胃气上逆等病理变化,肝郁易化热,脾虚生湿气,脾虚不能运化水谷,也会出现消化不好食积等症状,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变化来用药,比如前期肝胃郁热,有湿热,我们就需要泻热和胃,吃药后患者舌苔变白,口干口苦消失,热症没有了,我们就用疏肝降胃气的方法,胃气降下去了,我们开始健脾益气,理气和胃。 慢性胃炎病机是复杂的,所以也是一个疑难杂症,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去用药,不断的调药方,而不是一个方子吃到底,一个方子治不了复杂多变的胃病。
刘某,年龄49岁,经常感觉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难受,有时疼痛,烦燥易怒,泛酸嘈杂,
孙大说知识
2024-03-18 12:17:45
0
阅读: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