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例患者经博主推荐求诊,实际上整个诊疗过程像是接力赛一般,第一棒是患者因胸痛去医院就诊,胸痛彻底背,难以忍受,我看了下患者病历,急诊大夫考虑到了急性心梗、肺栓塞、主动脉夹层、气胸等,多方会诊并且查了心脏造影等相关辅检,不像癔症,给予对症治疗,整个思路很清晰,但是并未解决问题。在医院治疗无果,接力棒第二棒传到了博主手里,博主建议出院,指导家属施针并嘱其俯卧位,疼痛有所缓解,考虑到后续治疗,出院当天博主跟我说了下大致病情,向家属推荐并联系了我,接力棒传到了我手里。患者口唇紫黯,舌黯边尖红,苔薄白,治以开胸利膈,畅达气血,开了一周的中药,用药后并非一路坦途,前三天还不错,第四日(周二)夜间突然加重,状如初时,持续约1小时缓解,嘱继续用药,后面病情逐渐缓解。
回看整个过程,虽然有波折,但是结果还可以。医疗活动本身就是个不确定性很强的领域,一开始肯定要除外重大器质性病变如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常规治疗效果不好,继而尝试“另辟蹊径”,绝大多数人都会走这么一条路。不能用“事后诸葛亮”的视角苛责现实做法,也不能因此而对中、西医有所偏见。三次接力也不应比较,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尽己所长,问心无愧。医学并不完美,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同样也各有所短,就像张伯礼院士所说,我们要庆幸我们有两套医学体系。
看到博主把这个病例发了出来,正好我也将我的一些浅见薄谈写下来,方便大家更好了解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