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消费,必须上班?
陆逊聊文学
2024-03-12 00:06:58
感觉自己的生活里消费主义陷阱无处不在,有时候虽然大脑很清醒,但是看到各种各样的红包满减就暗示自己都已经这么划算了,还不如多囤一点货,结果当然是一时半会用不到,还花了很多钱。齐格蒙特·鲍曼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这本书中让我们看到许多社会性问题。
🍀
很多人都愿意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因为他们觉得选定了这个工作身份,就要用自己的一生去构建这个身份,所以在这份工作或者说事业中需要一段平稳的、持续的关系,职业生涯的稳定让人们选择契合这种社会身份的构建。但是从事永久工作的人而言,毕竟在少数,也不是说非,要确保这个长期有保障的身份,而是新的工作机会不断出现,似乎这种灵活就业所带来的利润会更多。
🍀
消费品是尝试不断创新的,而且是飘忽不定的,比如关于女装,各种各样的颜色和款式,只要稍微一修改就可以又卖出一个接一个的爆款,而且在不同场合,无论是穿着还是妆容,似乎都需要精心打量消费品意味着消耗殆尽,而消耗殆尽又需要花费一段时间。
🍀
很多时候在一些值得消费的日子里,或者说在生产者和普遍就业的社会里,贫穷是一码事,但是在消费社会中品行又是另一回事,贫穷曾经和事业联系在一起,可是如今贫穷的体验方式改变了。
🍀
什么是新穷人呢?新穷人就是说没有客观收入,没有信用卡的人,似乎在这个社会中一文不值,可是今天的穷人比以往任何时代的穷人都更加没有希望,更加痛苦,新穷人不再是宗教意义上的救赎。对象也不再是生产者,社会里稳定的劳动后备军,他们丧失了任何经济利益,也被彻底逐出道德义务的世界,新穷人完全是一无所有的,可是他们没有栖息之所,他们被看作是有罪的、缺少道德标准的群体,可是这些星球人在西方社会里又是艰难的生存现实不得不面对的。
🍀
中国也出现了新穷人的全体,不断增加了鲍曼在这本社会学著作中涉猎的内容城市,中产阶级并不敢进行消费,而是对生活和工作有着无限的倦怠,因为工作的时长太长,而工资有十分微薄,所以人们不禁怀疑努力真的会有用吗?一些网红主播是几分钟就可以赚到几百万,所以很多人的梦想成为网红。
🍀
但我们还是有希望的,穷人或许与我们同在,要了解贫穷的真正意义,还是要反思自己到底活没活成一个真正的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