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悲悯之声振聋发聩!中欧历史触目惊心
航集说文学
2024-03-10 01:09:32
就政·治体·制而言,中欧属于东方,就文化历史而言它又属于西方…它绝望地试图重建逝去的文化时间,逝去的现代时期,只因为在这一时期,只有在这个保留着文化维度的世界里,中欧才可以捍卫自己的身份,才能以真实的样子被人看见”
-
🔥这段话来自文学大师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一个被劫持的西方或中欧的悲剧》中蕞触动我心弦的一句。
-
🔥这本书共收录了《文学与小国》和《一个被劫持的西方或中欧的悲剧》两篇文章。它们写出了米兰昆德拉对于捷克和整个中欧国家的悲悯之声。
-
🔥读完也让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个千塔之都布拉格,回到了卡夫卡笔下那座“整个城市充满包浆感”的中世纪古城,当然还有在瓦茨拉夫广场上追寻曾经“布·拉·格之春”的印记。
-
🔥这些中欧小国的“不能承受之轻”,无论在政·治、文化上,在米兰昆德拉的眼中欧洲正在失去自身的文化认同感,真正的悲剧将是欧洲文化多样性的丧失。
-
🔥在昆德拉的眼中,一个民族或者一种文明的身份往往会映射在、凝聚于整体的精神创造中,也就是“文化”,二战后欧洲形成了三种格局:西欧、东欧以及蕞为复杂的中欧(文化上属于西欧,但政.治上属于东欧)
-
🔥于是身份认同感的丢失,文明的冲击,让处在尴尬境地的中欧国家一时间难以适应,于是发生了:
✔️1956年匈牙利十月变革所带来的血·腥屠杀
✔️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以及捷克斯洛伐克被占领
✔️1956、1968和1970年波兰起·义
...
🔥这本小书不足百页,但是我却读了两遍依旧意犹未尽,花了大量时间去查找上述相关历史,原来文字背后中欧所经历的历史那么触目惊心。
-
🔥2019年布拉格解除了与北京友好城市的条约,但如果你曾经了解过捷克在近代史所发生的故事,了解他们在“布拉格·之春”中所受到的伤害,仿佛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也许在瓦茨拉夫广场上“布拉格之春”自·焚·者的纪念碑每年络绎不绝的鲜花悼念,便足以说明一切。
-
❤我是胡同喵😸,欢迎来到我的🌸胡同喵书屋🌸,2023我们一起好好读书📖,慢慢相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