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长镜头的极致审美:战后伤痛转换与绵延
金宝子
2024-03-09 17:15:29
《过去将来时》🇩🇪🇭🇺
🎬上映时间2021
🗓️片长97min
被海报吸引,被原本名字惊讶,被中文译名鼓掌是我最初看完电影的直观感受,而沉淀下来就逐渐理解了故事用三段不同时间的故事去讲述了一个“战争后民族意识的演化(evolution 英文名)”,也因此对中文译名更有感受,用“站在过去时间点展望的未来”去讲述一种未来的不可控和民族意识的消亡也不失为一种合适的又更隐晦的表达方式。
*
虽然是三个故事,却是四代人的故事,从最年轻的“未来”推演,故事的开端是他的太姥姥一辈所见证的故事。清理毒气室,不断喷洒的水,擦不干净的血迹和比绳子还要坚韧的怎么也扯不完的头发,突然造访的啼哭和从中抱出的小女孩,她是那时候的未来,是幸存者,是新生是痛苦的终结,而真正的亲历者是这个孩子的母亲。第二段这位幸存者已经成为了故事中的“姥姥”,与女儿的不睦,自己的不断遗忘和混乱,女儿和孙子的分离,这些都成了这段公寓对话故事的导火索。母女争吵再和好,抱怨再理解,在不断的阐述屠杀带给老人的伤害和终身的影响,也终于让作为女儿理解母亲的疏离和迷乱。第三段终于到了未来和“母亲”的交锋。母亲始终铭记身份,强调伤痛拒绝歧视,而孩子已经不可避免的受到身份的困扰被欺负和想逃离,无法完成的身份认同使他和其他少数族裔的抱团取暖,而本身关于这两个族裔的矛盾也在另外的国度上演着。
*
电影的拍摄方式极佳,长镜头,密闭空间的调度,方形画幅,现实超现实交错,沉默的过去,充满争执的现代,和混乱的未来,让我对战后伤痛和身份认知有了更深的体会,也理解这不只是这个民族的困境。亲历战争的人终身被阴影笼罩,战争的下一代纠结与和平的情感期待和父母的疏远,和平的未来一代无法共情愤怒和历史遗留问题也无法定位自己,真实又尖锐,而镜头语言却是克制的甚至略显温柔的,我欣赏这样的表达,举重若轻。我尤其喜欢第二段,也许是女性更能共情母女关系中的一系列复杂的心情,而且最后的超现实表达一场洪水,冲走了太多了,是母亲的坦白的释放,是女儿的放下和释怀,是共情的毒气室,是观众的清醒时刻。
*
如何寻找一个中间定位既不放下身份认知又不让仇恨绵延成为战火,我们现在依然在思索和对未来产生怀疑和期待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