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8岁,2023年7月10日来诊。自诉:胃病史7,8年,经常胃隐痛不舒,

孙大说知识 2024-03-04 09:21:18

患者男性58岁,2023年7月10日来诊。自诉:胃病史7,8年,经常胃隐痛不舒,痞满,疼痛喜按,嗳气,反酸,口干而苦,吃饭少, 吃了很多中药西药,一直反反复复不好, 我查看患者舌质红、舌苔白厚,脉滑数。 胃镜显示萎缩性胃炎。 我根据四诊辨证为上焦郁热,中焦虚寒,属上热下寒之寒热错杂症,治以辛开苦降,寒热并调, 用党参、白术、陈皮、干姜、炒枳壳、焦栀子、姜半夏、生姜、黄连、炙甘草,麦冬、焦山楂,水煎服。 患者服药10剂后,口干苦及胃胀满减轻,此后用这个胃基本方,加减用药3个月,各种症状消失,饮食二便正常。 李大夫给大家讲讲这个案例 这个胃炎患者是寒热都有,主要病机为阳盛于上胸中灼热,口苦咽干,烦躁易怒, 阴盛于下则胃隐痛,喜温喜按,大便不调,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 所以必须散寒清热,寒热并调,胃病才能康复。 这个古方名为治中汤,是来自于于《类证治载》,这个古方就是为治疗中寒虚痞而设,加味治中汤中以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以固后天,使气血生化有源;干姜与生姜既能温中散寒,又可和中止呕;配辛散之半夏、陈皮、枳壳以燥湿和中,行气宽中除满;佐少量黄连以清热;这个方妙在用少量麦冬以护胃阴。 全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诸药相配,相得益彰,阴阳和调。

0 阅读:33
孙大说知识

孙大说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