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劳资关系的发展研究
陆逊聊文学
2024-03-04 00:17:05
《生产关系、社会结构与阶级》是一部全面展现民国时期劳资关系的社会史研究著作,之前还以为民国时期的各种劳资关系和社会福利都不太健全。但是阅读了田彤老师的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民国时期无论是雇主与工人、雇员的关系,还是资方与工人、雇员的关系,都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关系与人际关系。
🌸
其实劳资关系之间总是会因为经济利益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或者冲突,有时候又因为互利共生而不断合作谋求更好的发展,虽然劳资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合作关系看起来可以有很笼统的划分,但是背后却有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不仅包含了社会的走向发展,还可以看出与各个经济体的互相影响。
🌸
从这本书中了解到国民政府和国民党都十分重视劳工的问题,其实另一个方面也主要是为了掌控民众的运动,以及应对劳资矛盾。国民党各级机关会通过检讨劳资关系以反思民众运动和工人运动。一些人在自己编写的资料中描写了上海工人群体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国民革命运动和工人运动复兴、工人运动持续发展的状况,当然也有一些人会通过工会现状或者劳资纠纷、劳动立法等方面著书讨论劳动问题。
🌸
为了探寻解决劳资纠纷的社会现实性,目的同时也把调查工人生产以及工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劳资冲突方面作出贡献。再配合不断深入的理论性。分析强调了通过发展工人组织和建立社会保障体制,不断改善工人们的生活状况。
🌸
“劳资关系的复杂性集中体现在劳工本身是一个不断分化与演进的群体, 它的分化与演进可以概括为“工人群体的政治化”及“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过程。”民国劳资关系史研究已经经历了百十年的的发展。田彤老师在《生产关系、社会结构与阶级》本书中引证了非常多详细的史料,而且通过对不同企业和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实验的劳资关系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分析,讨论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行政、福利等方面的问题。更加难得的是作者在微观上把社会底层劳工生活的场景展现在书中,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民国时期的劳资关系,对于我这种小白而言,对于认识和探讨劳资关系的知识也非常有启发。
0
阅读:0
张小贱同学
只一张图不习惯,不停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