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体系,重新定义中华姓氏
万姓统谱之姓氏杂谈
01
姬姓,堪称中国第一古姓。
在我的“中华姓氏体系”之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周朝的历代天子都是姬姓,周天子分封的遍布天下的“姬姓之国”的国君也都是姬姓。
周天子的子孙,这些国君的子孙,自然也都是姬姓。
完全可以说,自从周朝建立开始,就迎来了姬姓大爆发,姬姓遍天下。
甚至,从先秦两汉的典籍来看,周朝时期大部分名人归根结底也是姬姓。
最著名的当然就是:
文王姬昌,
武王姬发,
周公姬旦,
等等。
照此来看,姬姓发展到今天,应该是第一大姓才对啊!
即使不是第一大姓,起码也得排名前十吧?!
然而,非常诡异的是,姬姓不但进不了前十,直接连前一百都进不了!
事实上,现在的姬姓人口仅仅只有约54万。
少得不是一般的离谱啊!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姓姬的人都哪去了?
周朝时期姬姓名人那么多,为什么现在姬姓却那么少?
现在,我们就来重磅解密!
02
在我的“中华姓氏体系”之前,也有人试图对这个问题做出解释。
大致是这样的:
秦朝以前,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男子都不称姓,这就导致姓姬的非常少。
其中的逻辑是,男子有姓,但称氏而不称姓。
秦朝之后,姓、氏不分,于是先秦的男子称姓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然而,真是这样的吗?
对此,我的“中华姓氏体系”开创了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根据我的研究发现,
甲骨文里的“姓”这个字,其本义并不是过去普遍认为的“女性生育”,而是“生育女孩”。是的,生女为姓,而非女生为姓。
具体到每一个姓,就是在每一个氏族、部落的图腾上加一个“女”字,意思即这个氏族、部落所生的女子。
所以,你会看到“上古八大姓”全都带个“女”字。
例如,
姜,就是羌族女子的意思,羌族是羊图腾!
妫,就是为族女子的意思,“为”这个图腾是手牵大象,所以为族就是执象之族、服象之族。
姬姓的“姬”当然也是如此。
那么,“姬”的“女”旁边是什么图腾呢?
“耳”,即一只大耳朵。
所以,周天子家族其实是耳族,他们的图腾就是“耳”,“耳+女”就是姬姓的“姬”。
而这只大耳朵又与圣(聖)人的“圣”(聖)有关,周天子家族其实就是圣家族。
对此,我曾在《破解了!中国第一古姓姬姓大揭秘!考古惊现3000年前“圣人图腾”》一文里有过详细论述,感兴趣的可以移步观看,这里不再赘述。
只有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搞清楚到底什么是族、姓、氏,才能真正搞清楚为什么秦朝以前女子称姓,男人不能称姓。
族:上古及远古时代的氏族、部落,同时也指代表这些氏族、部落的图腾(广义)。
姓:每个氏族、部落所生女子的统称,即在这些氏族、部落的图腾上加一个“女”字。
氏:称氏是周朝的新规矩,称族是之前的老传统。氏是以封地之族为氏,而不是过去认为的以地名为氏。
氏和族,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所以,为什么先秦男子不能称姓?
因为,姓是女子的统称,是女子的专属,男子不能称姓是因为男子不是女子,就这么简单!
姜尚?
一个叫“尚”的羊族女子。
姬昌?
一个叫“昌”的耳族女子。
姬发?
一个叫“发”的耳族女子。
很明显,在秦朝以前,齐太公绝对不可能叫姜子牙,周文王绝对不可能叫姬昌,周武王绝对不可能叫姬发。
因为,他们不是女子!
在秦朝以前,没有一个男子称姓,因为他们不是女子!
周朝时期姓姬的人多不多呢?
当然多!
非常多!
因为所有周天子家族所生的女子都姓姬姓!
但是,周朝时期姬姓名人并不多。
因为所有周天子家族所生的男子都不姓姬!
上古时代,最著名的一个姬姓之人是谁呢?
大姬。
周武王的大女儿,陈胡公的老婆,八百年大周第一公主!
03
总而言之,周朝时期姓姬的人确实非常多,因为周天子家族所生的女子都姓姬,但姬姓名人却没几个,也就大姬有一定的知名度。
所以说周朝姬姓名人多,本来就是个伪命题,本来就是错误的。
更重要的是,秦朝以前的姓和秦朝以后的姓,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秦朝以前的姓,是一个氏族、部落所生女子的统称。
秦朝以后的姓,是到了秦汉,族、姓、氏已经分不清了,完全混为一体,然后形成的家族和个人的标识。
秦朝以后的姓真正对应的,是秦朝以前的那些氏族、部落的图腾。
现在,让我们回到标题那个问题:
为什么现在姬姓人口却那么少?
因为直到秦朝以后才有一小部分周天子后裔以“姬”为姓,不分男女!像我们现在的“姓”一样使用!
在此之前,姬姓只是周天子家族所生女子的统称!
秦朝以后的姬姓,和秦朝以前的姬姓,完全不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