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俄军装甲集群突然变阵,杀入乌克兰第七州,当初拒谈的恶果全来了

履带碾过那块界碑的时候根本没人注意到那是一块行政界碑,直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边缘的冻土被数千吨的钢铁怪兽反复揉搓,很

履带碾过那块界碑的时候根本没人注意到那是一块行政界碑,直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边缘的冻土被数千吨的钢铁怪兽反复揉搓,很多人才猛然惊醒。

那是2025年11月一个死寂的凌晨,空气里只有柴油燃烧和烂泥混合的味道,这种味道在顿巴斯飘荡了太久,久到人们以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气味。

T-80BVM坦克燃气轮机的啸叫声划破了沃尔恰河的薄雾,这一次没有试探,也没有所谓的小股渗透,是成建制的机械化洪流。

之前所有人都在盯着红军城,哪怕是那个甚至有点表演性质的总统前线视察,镜头里也都只有那座摇摇欲坠的枢纽城市,所有人都觉得只要那里还在,这该死的大门就还关着。

结果这一脚并没有踢在门上,而是直接把旁边的墙踹塌了。

那种令人窒息的无力感早在几个月前博格丹·克罗捷维奇在那份报告上签字时就已经注定了,这位第12旅的前参谋长盯着手里的一叠花名册,上面的名字每一个他都熟,但他能做的数学题只剩下一道减法,30%,这就是他手里剩下的筹码。

一个满编的作战旅,真正能拿起枪往泥坑里跳的人只有三成。

这就是前线的真相,地图上那条画得笔直坚固的防线,在现实里其实满是窟窿。

每两个战壕之间可能隔着好几公里的无人区,风一吹都能听到空荡荡的回声。

俄国人就是闻着这股虚弱的味道来的,他们不像是在打仗,更像是在外科手术,那把名为T-90的手术刀避开了全是硬骨头的红军城正面,直接滑向了肋部那个柔软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

回到那一刻,如果你当时坐在那一头俄方指挥部的桌子前,看到的可能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兵法,而是像极了一个冷酷的高利贷债主在翻看账本。

很久以前在那张谈判桌上,有人要把乌东四州拿走做抵押,这边不想给,甚至觉得自己还能翻本。

那时候赌桌上的气氛还没现在这么绝望,对方说了这可是最后的机会。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没人肯认赔离场。

现在债主失去了耐心,直接要把房子的大梁也拆走一根。

第聂伯罗州不是那种荒凉的甚至都不长草的顿巴斯矿区,那里全是烟囱,是锻压机,是这个国家最后的一点工业血脉。

把战火烧到这里不仅仅是占领土地,更像是一种公开的处刑,意思是以前那个只需割肉的价码作废了,现在想要活命,得截肢。

德国《图片报》那个记者可能是为数不多敢说实话的人,他闻到了巴赫穆特那个绞肉机最疯狂时期的腐臭味。

那种战术太像了,简直是复制粘贴,两翼包抄把口袋扎紧,把所有试图去填坑的人变成那个巨大深坑的一部分。

红军城里那些为了所谓政治正确还在死撑的部队,他们的弹药车得从第聂伯罗州那边开过来。

现在俄军那些打着夜视仪狂奔的机械化纵队切的就是这根管子。

泽连斯基把最后那些受过北约培训、有着昂贵装备的预备队都填进了红军城的那个火坑里,以为这就能堵住全世界的嘴,让人觉得还有希望。

这就是典型的拆了东墙补西墙,可悲的是西墙拆光了,现在风正从西边呼呼地往里灌。

很多人其实都被那个无人机满天飞的高科技战争假象骗了,以为再也不会有二战那种大规模坦克集群冲锋了,觉得大家都要躲在地洞里像地鼠一样互相扔炸弹。

错了,大错特错。

美国《军事观察》在15号那天突然发文,语气里全是那种不可思议的惊恐,他们监控到了新巴甫洛夫卡那个口子上一瞬间涌入了海量的装甲车。

原来之前那种只有轻步兵偷偷摸摸搞渗透的日子,根本不是因为俄军不敢冲,那是人家在等你耗干最后一点精气神。

等你知道那30%的残兵连把反坦克导弹扛起来的力气都没有时,人家那几百辆坦克就算排着队在平原上散步你都拿它没办法。

这是最纯粹也是最原始的暴力美学,你有最好的无人机技术又怎样,当对方用最厚实的钢铁履带碾过来的时候,你手里只有平板电脑。

这种绝望是有层次的。

你看着地图上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那条边界线被红色箭头轻易抹去,脑子里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两年前。

那时候如果谈了,或许这个所谓的第七州还是一个安全的后方,人们还能在某个咖啡馆里讨论一下油价。

现在呢,那里是战场。

俄军这一手狠在哪里,狠就狠在它让你知道每一次拒绝不仅没有止损,反而增加了这一单的赔率。

打入第七个州就是一个信号,就像是在牌桌上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别以为我不吃这一家,只要我想,哈尔科夫或者敖德萨也就是下一个时间问题。

所谓的缓冲区不是你要不要给,是我要打出多大的范围来让我的后花园听不到炮声。

沃尔恰河的水其实很浅,那晚俄军的坦克开过去甚至都没怎么减速。

相比之下乌军的反应就显得太慢了,就像一个中风的老人试图去抓一只苍蝇。

那些原本应该驻扎在侧翼防范这种穿插的精锐,这会儿估计正在红军城的废墟堆里跟俄军的滑翔炸弹较劲。

这就是博弈论里最残酷的一页,基辅方面因为不敢承担丢掉红军城的政治后果,结果导致了整个防线系统的崩塌。

这就好比为了护住脸面,把肋骨让出来给人打。

战线上那些被遗弃的阵地里,除了尸体就只有满地的空弹壳,这哪是什么战略撤退,这是血淋淋的崩溃前兆。

第聂伯河西岸那些还在梦里的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这场战争已经越过了某个不可挽回的临界点。

那个什么第八州、第九州的传言开始在电报群里疯传,这回没人说是俄军的心理战了,因为就在此时此刻,第聂伯罗州郊外的雪地上已经被黑色的弹坑填满了。

工业重镇如果变成了瓦砾堆,这日子哪怕停战了也过不下去了。

之前赌的是能不能收复失地,现在看来赌注已经变成了这个国家到底还能剩多少完整的肢体。

那些在温暖的布鲁塞尔或者华盛顿办公室里看数据的人,理解不了当第聂伯罗州界碑倒下时,前线士兵眼里那最后一点光熄灭的感觉。

那不是怕死,那是意识到自己所有的牺牲都在为一个根本填不满的深渊买单。

这哪里是战争,分明是历史的车轮在碾过一副名为固执的骨架。

信息来源:

美国《军事观察》关于俄军机械化部队15日攻势的报道

德国《图片报》关于巴赫穆特与红军城战役损耗对比分析

乌克兰国民警卫队第12旅前参谋长博格丹·克罗捷维奇公开发言记录

前线俄乌战报及地理位置信息数据

2022-2024俄乌谈判历程相关公开记录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75
用户18xxx75 1
2025-11-21 15:55
在这个国家除了分离分子打舆论战,还有一部份是羡慕西方想不劳而获的愚蠢之徒!嫌贫爱富人之常情,如果把这种情绪带入国与国之间立场问题,那就是大错特错。人家富裕又不会分一点给你,就像乌克兰羡慕西方的富裕,去讨好别人结果招来了没顶之灾!
用户18xxx75
用户18xxx75
2025-11-21 15:49
那个汉军北抵瀚海还呢?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