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大明300年》 阮景东 著
至正十四年(1354年),南方的张士诚打下高邮,自立为王,高邮被攻陷后,大元帝国南北交通阻塞,所以元廷开始着意收复高邮。脱脱的二十万大军从九月起围攻高邮四十天不克,就在张士诚即将崩溃之际,元惠宗的诏书来到军中,要求削去脱脱爵位,并令脱脱交出兵权。消息传出,从各地征调来的二十万元军一哄而散,还有的投入张士诚的叛军。整场高邮大战改变了义军的命运,也彻底葬送了大元帝国。从此,南方数十万义军开始转向进攻,彻底吹响了埋葬元朝的号角。
那么脱脱为什么会被临阵撤换?主要原因是脱脱跟奇后的关系起了微妙的变化。在脱脱之前,大元的朝政主要由脱脱叔叔伯颜把持。在脱脱的帮助下,惠宗和皇后——高丽女子奇氏——废掉了伯颜,脱脱掌权后全靠奇氏的支持,才度过了很多险关。
但这奇氏只是第二皇后,此时还有第一皇后。第一皇后无子,奇氏有一子,奇氏一直希望惠宗立她的孩子为太子,对于她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脱脱对此却不置可否。他认为第一皇后现在无子,不代表日后无子,一旦日后第一皇后产下一子,那么这位嫡长子又该如何放?虽然脱脱奉行儒家体制,但按照儒家体制,奇氏之子立为皇太子也未尝不可。脱脱的僵化思维给他带了灾祸,皇后奇氏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没有换得脱脱的支持,她怒了。
奇氏、皇太子还有其他大臣一起向元惠宗进言,很快脱脱被以“劳师费财,坐视盗寇”的名义撤去所有职务发配云南,后被赐死。历史总是这么相似,266年后熊廷弼一样是以这个名义被罢免,所以一个“不动如山”的君主是何等重要。脱脱死后,帝国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了军事天才察罕帖木儿。
脱脱一死,刘福通将韩山童之子韩林儿迎至安徽亳州,立其为帝,称小明王。立其母为皇太后,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仿元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并在中书省下设置六部,地方设行省。
这种安排表明了刘福通并不具备领导全局的能力。淮河南北的大小山头不说,就是在北方的红巾军内部,杜遵道的威望似乎也超越了刘福通,还有方国珍、张士诚这两位不属于白莲教派系的领军人物。所以刘福通需要韩林儿来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正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
大宋江山似乎已经恢复了,如果韩林儿真是徽宗的九世孙的话,那的确恢复了。下一步就是收复故都开封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此时刘福通的红巾军已经打开了局面,政权、官吏、编制、赋税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且在其他红巾军占领区设置地方行省,一个属于刘福通和他领导的红巾军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