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常香玉看到报纸上号召百姓捐款捐物支援前线的消息,...
小漫漫人物志
2024-01-23 15:19:00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常香玉看到报纸上号召百姓捐款捐物支援前线的消息,便决定捐献一架战斗机给国家。
_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1923年出生于河南省巩县。她的父亲张茂堂是豫剧艺人,受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喜欢唱戏。
_
后来,她改名为“常香玉”,在父亲的教导下学唱豫剧。天赋加上勤奋,使她的唱功进步神速,10岁就能登台表演,12岁时就成了戏班里的台柱子。
_
随着登台的次数的增加,常香玉的名气越来越大,年纪轻轻就获得了“豫剧皇后”的美称。
_
19岁那年,常香玉排了一台新戏,为了获取一些改进意见,她邀请了很多戏迷过来观看。
_
但演完后,大部分戏迷都只是夸赞,只有一个叫陈宪 章的戏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一句台词,我觉得不准确。”
_
原来,戏里有一句“我看他眉清目秀人忠厚”,陈宪 章认为眉清目秀的人也不一定忠厚老实。常香玉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便改了台词,两人也因此相识。
_
接触次数多了,常香玉发现陈宪 章不仅有才华,还很幽默,于是对他产生了好感。1944年,21岁的常香玉和27岁的陈宪 章在西安正式结为夫妻。
_
婚后,陈宪 章放弃了自己的一切,默默承担了家中的一切琐事,他还经常给常香玉写剧本,其中蕞著 名的就是《花木 兰》。
_
有了丈夫的支持,常香玉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到新中国成立时,年仅26岁的她就成了名扬海内外的艺术家了。
_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国家倡导有能力的百姓助力前线,常香玉便决定捐一架战斗机给国家。知道妻子的想法后,陈宪 章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_
然而,在当时,买一架飞机需要旧币约15亿元,哪怕夫妻两人拿出了多年积蓄,又卖掉了车和房子,依然只是杯水车薪。
_
1951年8月,为了多挣钱,常香玉把3个不满10岁的孩子送到托儿所,开始心无旁骛地投入演出。
_
此后半年,她带着剧社的巡演队伍跑遍了全国各地,一共演出了180多场,终于在1952年3月4日,实现了为国捐战斗机的梦想。
_
1953年3月,常香玉被任命为中国西北人 民赴朝慰问文工团第五团副团长,赴朝鲜前线慰问演出。
_
战场上每天都是炮火连天,非常危险,常香玉却从不畏惧,在朝鲜的170天里,她先后为志愿军官兵慰问演出近200次,被彭老总称赞为“现代花木 兰”。
_
1977年,常香玉担任了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培养出了很多优 秀的豫剧演员。
_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因病逝世,享年81岁。不久后,她被国家追授“人 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