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与“封狼居胥”比肩的“勒石燕然”
霸名评过去
2023-12-21 12:21:24
燕然勒石,典出《张璠后汉纪·和帝纪·永元二年》:窦宪,字伯度,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纪汉功,纪威德也。
东汉永元元年(89年),窦宪因遣客刺杀太后幸臣得罪,害怕被杀,请求出击北匈奴以赎死。此时适逢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拜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各领四千骑,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
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北单于逃走。窦宪、耿秉乘胜追击,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出鸡鹿塞(内蒙古磴口县西北七十公里),南单于走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出稠阳塞(今固阳),三军在涿邪山会师,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屠申海),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后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命中护军班固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班固作《封燕然山铭》,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然后班师。
燕然山大捷使窦宪洗脱罪名,更获封大将军。两年后的永元三年(91年),窦宪再次精兵出击,遣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人率军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包围了北匈奴单于,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俘虏了北匈奴单于之母阏氏,斩杀名王(大部落王)以下五千多人。北单于逃走,不知去向。
汉军出塞五千余里后班师,其距离之远创下了自汉朝出兵匈奴以来的纪录。
窦宪勒石燕然是为汉匈之战写下最后的章节,结束了三百多年中原王朝与北方匈奴战争,比肩“封狼居胥”的汉民族最高军功。
燕然勒功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标志着汉朝彻底击垮北匈奴的势力,中原王朝与北方匈奴三百多年的战与和,最终以汉朝“虽远必诛”的胜利落幕。
时间到了1990年,两位牧民在蒙古杭爱山南麓避雨时发现了一处汉字摩崖石刻,当时未能成功释读。
2014年,蒙古有关方面把这一情况告诉中国内蒙古大学著名蒙古学专家齐木德道尔吉(曾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并邀请他到蒙古进行实地考察。
2017年7月下旬,蒙古成吉思汗大学和内蒙古大学专家组成联合考察队,来到蒙古中戈壁省德勒格尔杭爱县对摩崖石刻进行实地考察。
联合考察队确认,此摩崖石刻宽1.3米、高0.94米,离地高4米多,260余字,成功释读220余字,为东汉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
石刻内容与史书记载互相映衬,让今人又忆起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壮画面。
0
阅读:137
泡泡
先辈的荣光!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