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简元佑及妻墓志洞悉北魏常氏之盛况
霸名评过去
2023-12-17 12:03:57
《元简墓志》,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誌石呈长方形,高73厘米,残宽33厘米,誌文正书8行,行18字,誌石右端残缺。1926年河南洛阳城西北高沟村出土,1939年于右任将其捐藏西安碑林。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元简(460一499),字叔亮,河南洛阳人,太和年间被封為齐郡王,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葬於河南洛阳。妻常氏,燕郡公常喜之女。
元佑墓志,59 x 61 cm,二十四行,行二十三字。为北魏神龟二年刻,清光绪间在河南省洛阳市出土,为北朝墓志大名品。原石经武进陶湘旧藏,现存辽宁省博物馆,有翻刻本大量传世。
元佑,文成帝拓跋浚之孙,齐郡王元简之子,孝文帝的堂兄弟。499年(北魏太和末年)元简去世,元柘袭父爵封齐郡王,元佑于519年(北魏神龟二年)卒于洛阳,年仅32岁。
元佑有才,现龙门石窟犹有其造像题记。
常季繁墓志,全称“魏故齐郡王妃常氏墓志铭”。正书,二十六行,行二十六字。北魏正光四年(523)刻,常氏薨于北魏正光三年正月;次年,即正光四年(公元五二三年)二月重启齐王元祜之墓而合葬(《元祐墓志》书法反不如《常志》流丽可人)。墓志之书刻当于此时。
"简母,沮渠牧腱女也。简性貌特类外祖。"
"简性好酒,不能理公私之事。妻常氏,燕郡公喜(常太后子弟)女也,文明太后以赐简。干综家事,颇节简酒。乃至盗窃,求乞婢侍,卒不能禁。"
这个常氏是常太后侄女。
"子佑,字伯授。母常氏,孝文以纳不以礼,不许其为妃。宣武以母从子贵,诏特拜为齐国太妃。"
元简的一个儿子就是后来跟元雍斗富、跟长孙稚撕逼的元琛,他后来娶了高英的妹妹。
元简死后,元佑袭爵,常氏母以子贵被拜为齐国太妃;元佑之妃常季繁亦出身于常氏家族,乃常澄(文昭皇太后常氏之父)之曾孙女、常囧之季女。
“诸常自兴公及至是,皆以亲疏受爵赐田宅,时为隆盛"。
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焘在位时起,“子贵母死"这一制度一直沿用至北魏后期。
而在这一过程中,皇储因幼而丧母,难免与自幼抚养其长大的乳母感情深厚,从而出现了皇储在登基后尊奉乳母为母后、加封皇太后位、乳母家族成员也因此而荣封的现象。
太武帝拓跋焘之乳母窦太后与文成帝拓跋浚乳母常太后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常氏家族在北魏时期的家族荣兴亦源于此。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