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的伍丽天老太太,出售了她在上海的房产,手握着数百万元现金,每月还有1万元的退休金。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她每餐只食用白馒头,对街边售价5元的大饼心生羡慕,最终却不舍购买。曾一次在街上迷路,被交警送回家,揭示了她背后的巨大秘密。
91岁的伍丽天老人是上海的一名退休教师。她曾拥有上海一套房产,以及数百万元的存款与每月1万元的退休金。
然而,这位老人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每天仅仅吃几个白馒头度日。就算是5元一份的街头小吃,她也舍不得购买。
这种近乎清贫的生活方式,与她实际拥有的资产严重不符,令邻里和熟人都感到匪夷所思。
一次,91岁高龄的伍丽天老人在外面迷了路,被一名年轻交警发现并送回了家。
交警很好奇这位身价百万、却过着清心寡欲生活的老人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这次意外的迷路,成为揭开伍丽天成功人生背后秘密的契机。
原来,伍丽天老人的童年并不富裕。她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独自一人要养活5个孩子。
在亲戚与邻里的帮助下,伍丽天勉强完成了学业。长大成人后,伍丽天收养并悉心照料自己的侄女。
1995年,健康的侄女不幸死于日本的大地震。伍丽天痛失爱侄,整个人陷入了悲痛的回忆中。为了排遣,她开始频繁外出游山玩水以寻求心灵慰藉。
一次,远游贵州的伍丽天偶然走入了当地一所破败不堪的小学。看着萧条的校舍和蔫头耷脑的学生,一种莫名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也许是儿时的回忆重新涌上心头,也许是对逝去侄女的思念转化为了对这些孩子的期盼,伍丽天决定为这所小学的教学事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老人先是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存款进行捐赠。这笔钱很快就被用于改善了小学的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伍丽天选择卖掉了自己在上海拥有的那套房子,这是她毕生的大部分积蓄所在。
拿到房款后,老人用其中一部分购买了一套位于昆山的小房子自住,剩余部分则全数捐出,用于在贵州修建一所命名为“伍月红小学”的完整校舍。
这就是伍月红——伍丽天逝去的心爱侄女的名字。
90多岁的伍丽天老人不辞辛劳,不远千里,每年搭乘绿皮火车的硬座舱艰苦奔波,只为视察贵州学校的建设进程。
为了节省开支从而投入更多善款,她甚至选择了运行时间最长、票价最便宜的慢车。
她独自一人在火车上颠簸3天3夜,最终抵达学校,看望孩子们。
为了将更多善款投入到教育资助中,生活俭朴的伍丽天老人甚至将自己日常开支控制在了10元以内。
她过着难以想象的极简生活,每餐只吃2个白馒头,配白开水。任何多余的开销,例如购买街边便宜食品,都是奢侈的浪费。这已成为她近30年的习惯。
为了增加微薄的生活费,她还到处捡拾空瓶换些钱花。然而,长期的劳累与食不果腹终于令老人虚弱倒下。
一次捡瓶途中,伍丽天突然晕倒在街头,被好心人送进了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她患上了晚期肺癌。医生劝她立即进行积极治疗,她却谢绝了。
“我这个岁数的人,何必要浪费金钱和时间在治病上呢。不如多捐些钱给孩子们办学校,我也可以在有生之年多做些有意义的事”。伍丽天老人直言拒绝了化疗。
她宁愿牺牲自己有限的寿命,也要完成自认为“有意义的事”——利用自己的晚年和财富帮助更多需要教育资源的孩子。
在她看来,孩子们的未来比她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的健康更加宝贵。上天给了她这么多钱,这么长的寿命,她理应做一些回馈社会,造福人群的事情。这是她毕生的梦想,也是对逝去爱侄的承诺。
75年的人生历程中,她用毕生积蓄和无数辛劳换来的,不仅仅是这一座座建筑,还有站在面前的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能够拥有一个明亮温暖的教室,舒适的桌椅板凳,流畅的上下水系统,都是这个普普通通的老人舍己为人、舍生为教育事业的结果。
tb536323902
小爱之人,爱自己,大爱之人,奉献自己
浅笑如昔
这种人来世都是大富大贵之命
芙蕖 回复 12-07 11:40
先渡己再渡人
芙蕖 回复 12-07 11:39
富贵个屁,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
大鱼
先生大爱[祈祷]
祥利
可爱的老师!您就是他们的未来!
幻影。。。。。。
淡泊名利,舍己为人,乐于奉献,关爱下一代,这个时代的楷模[点赞][点赞][点赞]
浮云
只是希望捐建的小学不要被废弃了!
风行天下
没有儿女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