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我国一名志愿军战士,为娶一位朝鲜姑娘,选择留在朝鲜,放弃我国国籍。然

槿论看社会 2023-11-26 02:27:59

1958年,我国一名志愿军战士,为娶一位朝鲜姑娘,选择留在朝鲜,放弃我国国籍。然而晚年时,他却数次申请,想恢复国籍。

1951年,朝鲜的炮火声渐渐远去,当地居民开始返回家园,重建生活。作为中国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员,19岁的王兴复自告奋勇参与帮扶贫困村民,其中有一户是独居的老太太和17岁孤女吴玉实。 王兴复发现吴家房屋损毁严重,生活困难,老太太还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状况糟糕。王兴复主动联系吴家结成帮扶对子,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修房子,耕地种菜,陪老太太聊天疏导。 两年间,在朝鲜参战和服务的王兴复渐渐适应这里的生活,与吴玉实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吴玉实勤劳能干,从不抱怨艰难,王兴复也被她乐观坚强的性格所打动。 1958年初,王兴复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全部志愿军将在本月撤离朝鲜回国。这对王兴复来说无疑是个噩耗,他已经对朝鲜故土有了深厚感情,尤其舍不得吴玉实这个知己。 王兴复反复考虑自己的前途。他可以选择服从命令回国安家立业,也可以申请在朝鲜退伍留下,只是这意味着必须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朝鲜国籍。 一天,王兴复鼓起勇气去找吴玉实,试探问她的想法。吴玉实红着脸说,愿意和他结婚,只要他留在朝鲜。得到心上人的回应,王兴复坚定了留下的决心。他决定放弃回国的机会,留在朝鲜,和吴玉实共度余生。 王兴复先是将情况报告给了领导,领导对此也大为头疼。志愿军明令禁止与朝鲜民众通婚,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多年朝夕相处,感情这个东西是控制不了的。虽然军规明令禁止,他也不忍心棒打鸳鸯,就将此事上报上去。 出人意料的是,考虑到王兴复在朝鲜两年多的贡献,以及中朝友谊的政治考量,申请最终被批准了。王兴复光荣退伍,加入了朝鲜国籍。 这个决定,让王兴复失去了中国国籍,但他却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自己放弃的,只是一个国家的名义,而得到的,却是真正的爱情和幸福。 1958年春,王兴复和吴玉实喜结良缘,成为了朝鲜村里第一对中朝姻缘家庭。由于王兴复懂汉语和朝鲜语,后来被任命为当地的华侨小学校长。 夫妻俩恩爱非常,吴家的老太太也高寿92岁才离世。王吴两家举案齐眉,生养了几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每逢节日,王家满堂红,热闹非凡。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王兴复对故乡的思念日深。他曾多次带着妻儿回国探亲,离开时总是内心百感交集、依依不舍。 1976年后,王兴复开始向中国政府递交恢复国籍的申请。1981年,在妻子的鼓励支持下,申请终于批准了。王兴复举家回国定居,又因志愿军老兵的身份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照顾。 王兴复和吴玉实的故事成为中朝友谊的生动注脚。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后人仍感激两位老人为爱情放弃国籍,最终用一生诠释了“家是脚下的土,情是眼前人”。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429
槿论看社会

槿论看社会

我要的不多,可你都没给够,哪怕一个温柔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