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5年,58岁的雍正突然驾崩,25岁乾隆听到遗诏趴地上嚎啕大哭,任谁都劝不住。可是,他继位三天后做的事,件件打脸老爹雍正。 58岁的雍正帝突然驾崩后,消息震惊朝野。当时25岁的乾隆得知噩耗后,伤心欲绝,连日无法进食。 然而,乾隆继位后的第一周,他展现出了与雍正不一样的一面。他不仅推翻了父亲迷信药物的政策,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排除参与长生不老药制作的方士、平反雍正时期被囚的亲王,废除开垦政策等。 乾隆不仅是一个哀思深沉的皇子,更是一个有魄力的改革者。他通过发布诏书,大幅减轻了百姓的工役和赋税,释放了被囚禁的反对者,还提拔了一批年轻官员进入朝廷。这些措施在朝野引起巨大的震动,百姓为之欢呼。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影响。国库收入骤减,老官员们心生怨言。然而,乾隆坚持认为这是克服前朝积弊的必经之路,是开创新治的关键。 乾隆的改革看似是对父亲政策的否定,实则潜藏着更深层次的政治目的。他必须在继位之初,通过这些改革让百姓和朝臣们看到,他不是雍正的傀儡,而是一个自主决策的新皇帝。这种坚持也被一些人解读为对父亲严格要求的一种回击,是乾隆为了证明自己而刻意对抗雍正的政策。 乾隆的改革让人们开始逐渐适应这位新帝的作风。尽管遭遇了一些非议,他坚持自己的政策,稳固了皇位,奠定了大清盛世的基础。 在这场政治风暴中,雍正时期的大学士张廷玉成为了另一主角。雍正的信任让他本想在新朝得到照顾,然而,乾隆上台后对雍正政策的全面否定,让张廷玉黯然退出政坛,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官员在新政中,不应简单受旧情影响。乾隆通过果断的改革,虽然有激进之嫌,却证明了他超凡的胆识和抱负。这场权谋交替的风暴虽有波折,却使大清逐渐迈向了新的治理轨道。 乾隆,这位年轻的新皇帝,以他的果断改革证明了自己超凡的胆识和抱负。尽管在否定父亲的政策时存在一些争议,但从长远来看,他的决心和改革精神推动了大清的进步。 这场政治风暴不仅是对雍正时期政策的否定,更是一次大清治理方式的转变。乾隆的改革不仅奠定了大清盛世的基础,也为后来的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石。时势变迁,政治风云难测,唯有果断而明智的改革,才能推动一个国家朝着繁荣富强的方向迈进。
1735年,58岁的雍正突然驾崩,25岁乾隆听到遗诏趴地上嚎啕大哭,任谁都劝不住
槿论看社会
2023-11-25 02:55:08
0
阅读:3417
王哥
清朝的衰败正是从乾隆时代开始的。
再别康桥
乾隆是个花架子,游龙
天人合一
胡说八道,一本正经的为乾隆这祸害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