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讲座上,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说:有一个罪犯,给我的启迪最大,20来岁进去,50多岁出来,没多久又进去了! 这个罪犯,第一次在监狱表现良好,争取了几次减刑的机会。 但李玫瑾认为,监狱能否改造一个人,要分情况,人生前两个阶段可以,第三阶段几乎不可能。 李玫瑾说:60岁以后,是人生最后一个阶段,以前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基本改不了。 所以我们经常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不管你如何教育他,很难幡然悔悟。 李玫瑾说:所以我们看老人,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你要看他年轻的时候是不是坏人,到老了是不会改变的, 有的老年人,尽管看起来很平静,但是你要防着他,他只是碍于身体原因没有作恶的能力,并不代表不想作恶! 李教授这番话的意思,是教育年轻人趁年轻阶段,及时改正自身不足,到了一定年龄很难纠正自己。 不过对于这番直白的剖析,也有人觉得有点以偏概全,人本来是善良的,变坏的因素既有心理层面也有外部原因。 李教授的观点,你认同吗?
一次讲座上,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说:有一个罪犯,给我的启迪最大,20来岁进去,5
工常乐
2023-11-18 17:16:05
1
阅读:13465
李太狼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十
祥利
李教授果然厉害啊!
风残月
在监狱里待久了,已经不适应社会了,有的人是故意到监狱里去养老的,所以他会想办法重新再进去的
shenhm9797 回复 11-20 15:24
所以安迪的狱友老布出狱后自杀了
taoniu0
我就看懂了一句:他只是碍于身体原因没有作恶的能力,并不代表不想作恶!岁月不饶人,我是不是要抓紧时间了?
随波逐流 回复 chaboshi 11-20 19:35
废话
chaboshi 回复 11-19 12:25
行善还是作恶?
也许天意
人只要不停学习进步,再大年龄都有改变能力。不要抹杀人的主管能动性,年轻人也有冥顽不灵之徒,犯罪的比例远超老年人。
一语成谶 回复 11-23 00:29
高龄老人犯罪的新闻去看一看
lyjlmaeg
小偷小摸一般改造不好,只有那种老实人受刺激犯罪才有可能改造好,但后一种大部分是犯的死罪,不给改的机会
Goodbye。
这是我们错了,人亦无完人,我们是得给后代们留下宝贵的财富。最好的财富之一就是思想了,思想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理解向往,它是美好的,是值得一生去追求的。这才是正解。
用户10xxx25
技能、性格、人物标签、机会、心里负担,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结果,而影响人再次犯罪只占了40%,某些专家只看到了数据统计结果,而没有挖掘跟深层次的原因,诸如社会公平、社会关怀,建议专家去探究日本人老年犯罪行为
暴风
犯罪总的说来是心理问题,如果能解决心魔,绝大多数犯罪可以避免,所以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远远比成绩更重要。我小学有段时间魔怔了,喜欢偷同学的钢笔,每次提前进入教室,就偷钢笔,也不知道为啥,就喜欢那种刺激的感觉,偷了后又丢了,持续了一个月吧,后来终于走出来了,要不是自我纠偏,也许我现在也在监狱里
浩气长存
马加爵:有见地,所以我把这辈子能做的恶事都做了,整整四条人命!
昵称无效 回复 11-19 23:45
马加爵这种人属于社会中的白细胞
fyzhe77
李教授要去学命理学,如果她看不懂,可以随缘指导,这样她的犯罪心理学能上一个本质的台阶
用户18xxx78
李教授能看出很多常人看不出来的问题,但总结能力相对弱了些。
likai海纳百川
老人言:宁移一座山,不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治理遏制坏事物,唯有规矩,得一罚十使其得不偿失。所谓:什么生意都有人做,唯有亏本生意没人做。
lzbncn
说得对
大会
这专家快60了吧
华夏之怒
马加爵药家鑫说我信你个鬼……[静静吃瓜]
遗千年
想进去养老的人,能不能干点普通百姓呼声强烈又不敢干的事?还能传一段佳话
大爱无疆
这李玫瑾分明在:
慢下来
监狱的不在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方寸之外
人本来是善良的?无知啊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