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生重大失误,东方大国全球势能陡增四分之一
冷战高手拜登,绝对不会想到,美国大概率会因为力挺以色列,从而失去全球四分之一的影响力。
这在终极的大国博弈中,美国丧失全球四分之一的影响力,实际上间接增加了东方大国全球四分之一的势能。
一般人可能认为,巴以冲突,全球力挺巴勒斯坦与巴基斯坦同宗的伊斯兰国家,仅仅有中东国家——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中东国家,除以色列之外的信仰穆斯林的中东国家,合计仅有16个国家。
但是,全球伊斯兰国家(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总数却高达57个,另外还有两个地区(西撒哈拉和科索沃)。
从区域看,伊斯兰国家,不仅有中东16国,还有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位于中亚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位于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非洲的尼日利亚等。
从人口看,全世界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其他不是中东任何一国,而是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
在拜登看来,美国力挺以色列,甚至无原则的力挺以色列,得罪的或许仅是中东伊斯兰国家。
但是,拜登却没有意识到,除中东以外,穆斯林国家还有超过40个,这些国家在以色列对加沙惨无人道的轰炸之后,不仅会直接批判以色列,而且事实还会怪罪于幕后大佬美国,继而对美国产生至少中长期的疏离。
当然,也或许基于美国与以色列的捆绑历史、以及犹太人在美国政经势力的过大,拜登即便有所意识,事实也无能为力,当下美国只能选择与以色列一起沉浮。
除中东之外的穆斯林国家,其绝大多数接下来会对美国产生中长期的疏离,这已经不是一种预判,而是一种现实。
近期,我在马来西亚深度调研,调研其产业与资源与中国经济的互补度、调研中资机构在马的经营状况,也调研马来西亚从去年开始大面积开发的产业园(中资是其重点招商对象)。
在调研中,我有所发现,当地占总人口70%左右的马来人(绝大多数是穆斯林),对当下的巴勒斯坦普遍持有同情态度,近期,马来西亚政府更是专门拔款支持支援巴勒斯坦,甚至,我在昨天看到的当地报纸,还有马来西亚总理安华专门回应当地马来民众要求出兵支持巴勒斯坦的新闻。
这一次的巴以冲突,尤其是近期以色列对加沙地区惨无人道的轰炸(昨天更是发生导致上千人死亡的医院特大轰炸事件),中东穆斯林国家接下来进一步拥抱东方大国,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中亚穆斯林国家接下来进一步紧抱东方大国,这更是毫无疑问的。
而除中东之外,全球其他区域的穆斯林国家,事实,绝大多数也与当下马来西亚对巴以冲突的态度类似,而正是基于这一态度,接下来,至少相当一部分会事实转向与东方大国进行合作锁定。
对东南亚我是比较熟悉的,东南亚的穆斯林国家,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主的穆斯林国家,在过去10年,他们在中美之间事实上并没有选择中国(差不多是中立姿态,印尼在历史甚至发生过恶劣的反华事件),但是,基于巴以冲突、尤其是惨无人寰的加沙医院事件发生之后,印尼和马来接下来加速拥抱东方大国,这差不多是可以确认的。
注意,昨天新华社发布的《中国与印尼关于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这其中所涉及到的部分内容,绝对堪称突破性的,与此同时,我们的央企、国企、民企与印尼更是签定无数的具体经贸合作,如果说没有过去两周巴以冲突的疯狂发酵,很难说,中国与印尼的合作突然会上升到如此之高。
所以,不仅中东,不仅中亚,全球穆斯林国家,未来超大概率会进一步加深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这显然有利于我们一带一路的正向推进,这显然有利于我们资本和产能的向外拓展。
当然,我们资本和产能的向外拓展,正如部分读者所担心的,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经济和金融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资本对外加大的投资,对我们的金融会有一定的存量负面影响,我们产能的向外拓展,对我们GDP当然也有一定的存量负面影响(反之,增加了我们的GNP)。
对我们金融的存量负面影响,以及到底在什么条件之下,又会快速转化为增量正面影响,这个本周我再抽空说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