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彩绘木独角兽】年代:汉代尺寸:纵93.7厘米,高35厘米出土地:

丝佩说历史 2023-10-22 07:35:54

#小猿看文物#

【彩绘木独角兽】

年代:汉代

尺寸:纵93.7厘米,高35厘米

出土地:甘肃省武威市磨嘴子汉墓

馆藏:甘肃省博物馆

独角兽,又名镇墓兽,放在墓葬中,镇墓辟邪,保护墓主人的灵魂。武威磨嘴子出土的这件汉代木独角兽,分体制作身、角、尾、足,再粘合而成,通体用红、黑彩绘,一侧涂白色。此兽做前行冲刺的动作。身体造型厚实,头、角、颈、背、尾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四肢动作变化生动,具威猛的气势。

此件文物采用简洁的雕刻手法与造型处理法,表达情节与动作直接、鲜明,而且内涵丰富,表现出雄强的力度和威猛的气势,成功地塑造了神兽的忠勇性格和无畏气概,可称作汉代木雕艺术中的代表作品,反映了汉王朝中期社会安定、富裕以及人们的理想风尚和审美情趣。

独角兽的本名叫獬豸,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形似麒麟,大者如牛,小者如羊,头上长着一只尖尖的角。其性格耿直,能够识别善恶忠奸,能够辨别是非曲直,能够帮助法官断案,被誉为是公平正义的化身。“獬豸冠”在我国传统法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从东汉时起,它就是御史、廷尉等监察、执法者所戴之冠,唐宋时法冠皆名“獬豸冠”。清代负责监察工作的官员一律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即使到了现代,也能看到很多法院门口摆放着獬豸雕像,以表示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下次路过法院门口的时候,不妨看看是不是有獬豸雕像呢?

  

图片来源:

图1-7 观察猿小宇宙摄于武威市博物馆

图8 北京服装学院专家复制的宋代獬豸冠和明代獬豸冠

来源于中国政法大学: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官网

图9 清早期獬豸纹补子 来源于asianart.com

图10 法院门口的獬豸雕像 来源于网络

资料来源:

[1]陈庚龄,康明大.甘肃武威磨咀子出土汉代木独角兽的保护修复[J].文物修复与研究,2014(00):612-620.

[2]钟俊昆,曾晓林.獬豸:图像象征的来源与意义[J].中华文化论坛,2015(03):64-66.

[3]王诺.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之比较研究——以獬豸神兽和正义女神为视角[J].文化学刊,2022(05):85-88.

文|观察猿小宇宙

0 阅读:4
丝佩说历史

丝佩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