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时,我接诊了一位44岁女患者,四川的,在宁波务工,他老公在我这里看病,推荐她也来,她的病很“复杂”,在治疗中出现过以下症状:胃胀、嗳气、头胀(感觉气血供不上)、牙痛、白带黄黏、少腹痛、月经后期量少、脱发、疲惫、寐不安。曾用过柴胡疏肝散、当归四逆吴茱萸生姜汤、桂枝加葛根汤、当归芍药散、完带汤、银甲丸、玉女煎、归脾汤,均无明显疗效。
其实遇到这样的病人,医生很心塞,反复更方,疗效欠佳,黔驴技穷,患者如果真换人了,医生会感到解脱。但这个患者就是态度恭敬,把你奉为“天人”,无条件地信任,定期复诊,每次告诉你,小腹痛、盆腔炎,小腹痛、盆腔炎,小腹痛、盆腔炎。我感到非常惭愧和无能,就这么个病,很久解决不了😔10天前她再次来找我,症状如故,我问她,你有没有流过产,她说生了3个孩子,流产1个,掉了1个,几乎每年怀一次,也没坐月子,照样干苦力,来宁波后,为了照顾家庭,只能在工厂做夜班、白天补觉,睡得稀碎。问及小便,她说小便量少,颜色黄,有解不尽尿频的感觉。我脑子里突然蹦出了《金匮要略》的一句话“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还有那句一直理解不了的“此名转胞,不得溺也”,我鼓起勇气告诉她,此病可治,此次必效,予济生肾气丸原方5付,我不担心她的复诊,她肯定会来的,因为在反复就诊的磨合过程中,你知道她已经把后背交给你了,而医生碰到这样的患者肯定会尽全力回报的。
复诊反馈:小腹痛大减,几乎感觉不到了,脱发也减少,体力改善,效不更方,继续补肾!
我昨天晚上散步时突然悟到,中医流派纷呈,看似相同的症状,用药千差万别,为什么?因为每个流派针对的病种和人群不同!比如“少腹拘急”,出现在20几岁的人身上和出现在40几岁的人身上,一样吗?比如“胃胀嗳气”,出现在暴饮暴食、人高马大的壮男人身上,与出现在多产、晚产、羸瘦的女人身上,一样吗?症状是表象,必要仔细探求它背后的机理。我昨天给妈妈打电话,颇为嘚瑟,我说我给一家四口看久嗽,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四人用四方,都有效,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我给一老者看偏头痛,痛甚眼睛流泪,我说这是金气不敛、肝阳上亢,妄用温散,如火上加油,非也,大专家开的也不好使,延胡索用到30克也不好使,因为它不符合辨证论治的原则,没有因时制宜,秋天肺金不降,肝木不协,肝风内旋,老者不仅头痛,还有呛咳。妈妈高兴地说,我闺女吃得这碗饭,老天爷赏饭吃啊!
我昨天发微博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是“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你怎么对医生,医生就会怎么对你,你对医生有多大尊重和信任度,医生就会费多少脑细胞,不存在医生必须对你“精诚”,而你可以肆意挥霍自己“诚信”。我们不是圣人、不是天使,我们只是一群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继承古人“绝学”,希望用自己的学识帮助有缘人,同时养家糊口的普通人!
感谢我遇到的几位四川籍女性,她们让我的医技提高不少,我看到她们,天然感觉亲切,我觉得这是母校对我连绵不断的加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