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进程刚刚开启没多久,中国派代表团赴美商谈引进美国麦道MD-82事宜,在行程即将结束时,麦道公司突然提出,他们可以提供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由中国上海飞机制造厂按照美国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来生产麦道飞机的主起落架舱门。当时我们对于这种建议尚不熟悉,其实这就是国际上流行的转包生产。麦道让我们来生产主起落架舱门,那么我们就得报价。上海飞机制造厂根据美方的产品需求,第一次报价是每架份舱门5000块人民币(当时人民币购买力老强悍了),但是三机部评估后认为报价偏低,于是上飞第二次报价干脆翻了一番,调整到1万块;三机部感觉这个价格还是低,于是就请上飞的人来北京具体协商,综合各种要素,最后干脆把人民币换成了美元,价格报成了1万美元!麦道公司拿到价格后,不仅表示全盘接受,而且还提示中方,制造舱门的工装费用可以另行报价……这一插曲说明,中国航空工业当时对于世界航空产业的了解,特别是商业市场运行的内在逻辑,了解得实在太少。1979年10月,中航技与麦道公司签订合同,为后者生产100个主起落架舱门,价款为100万美元,另外工装费用报价为39万美元,合同总金额139万美元,这便是中国航空转包生产的第一张订单。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进程刚刚开启没多久,中国派代表团赴美商谈引进美国麦道
航空知识王亚男
2023-10-04 22:21:30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