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
【陶面具】
年代:新石器时期
出土地: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北福地遗址
馆藏:河北博物院
北福地遗址位于易县高村镇北福地村南的高台地上,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易县最早的人类定居聚落,被誉为“华北史前村”。遗址文化脉络分为五期,从新石器早期绵延至战汉。
今天小猿给大家介绍的这些陶面具出土于第一期遗存,距今8000-7000年。
仔细端详这些陶制面具,多与真人面部大小相同,雕刻技法朴拙而又不失精巧,属于一种平面浅浮雕,采用阳刻、阴刻、镂空等技法,利用线条、凹块与凸块面、镂孔等形式组合成图案,表现内容有人面、兽面(包括猪、猴)等,艺术风格兼具写实性、象征性和装饰性。这些面具的背面略呈弧形,边缘部位有绳带穿孔,因此方便佩戴于人面,无疑是一种实用性的假面面具。
它们与当今某些地区祭典仪式上的傩舞戏面具相似,人们带着各式面具起舞做戏,以求驱疫祈福。若如此,则这些陶制面具就是一种用于祭祀崇拜或巫术驱疫时的辅助神器,并且很有可能,当时的人们戴着假面面具,到村边的祭祀场进行祭祀活动。如果进一步综合全国的考古资料来观察,北福地遗址发现的陶制面具,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面具作品,因而成为研究中国史前原始宗教的重要新依据。
参考资料:
段宏振.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N].中国文物报,2004-10-01(001).
段宏振.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5,No.454(07):3-9+97-98+2.
段宏振.河北易县北福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6(09):4-20+1.
图:陶面具 来源:自摄
文|观察猿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