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展记##小猿看文物#
#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
【青花梅瓶】(明)
《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展出一件青花梅瓶。定陵出土青花梅瓶8件。全部出自皇帝皇后棺椁两侧,形制相同。器形有大小两种:大的六件,纹样相同,通高74.9厘米,肩部有大明万历年制款;小的两件,纹样相同,通高46厘米,肩部有大明嘉靖年制。
有关梅瓶的功能,目前说法不一。有人根据《饮流斋说瓷》记载的梅瓶“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曰梅瓶”,认为梅瓶在墓葬中是用于插花的。有人根据山东鲁王朱檀墓所出梅瓶内盛酒,而断定梅瓶在墓葬中是一种储酒器。还有人认为梅瓶是皇族专门使用的一种“供器”。
那么,定陵出土的这8件梅瓶是干什么用的呢?
有学者经考证提出,定陵陪葬的8件梅瓶应是统治者专门使用的一种“风水瓶”。理由如下:首先,定陵的各种食具均放置在后室箱内或棺椁的内部,而梅瓶却置于棺椁之外,显然不是食器。同时,也没有和其他供器一起放置在中室的供桌上,所以应该也不是供器。其次,定陵出土的8件梅瓶均置于棺椁四周。我国古代,往往用某种器物的谐音来表达一种吉祥的含意,把梅瓶放在棺椁四周,可能是作为一种“四方(椁为方)清(青)平(瓶)”的象征;而内盛以酒置于棺椁之前,应是“清(青)平(瓶)长久(酒)”的寓意。
参考文献:
孔繁峙.试谈明墓随葬梅瓶的使用制度[J].文物,1985(12):90-9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等.定陵(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文|观察猿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