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出门诊看了120位病人,还做了2台肺移植手术,想着记录一下,便发了个朋友圈,我在美国行医的同学看到后表示:哇怎么可能?在中国一天能看120个门诊,在美国一个病人就要看半小时。
这也是由于国情不同,我们国家人口巨大,医疗资源相对不平衡,而国外则相反,他们采取预约式的门诊,和病人沟通的时间就比较长。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医患矛盾”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沟通时间短。
周五那天,我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4点半,坐在诊室几乎没有动,中间抽空吃了一个午餐,一直坐着在看病人,助理也会提前收集好资料,减免一些时间,平均5分钟看完一位。
其实这么快的速度,只能把重要的医疗信息告诉病人,并没有办法充分去听取病人更深一步的背景家庭,社会关系等等。
每位病人来找我看病,看好了做完手术,顺利出院,但如果在就医过程中,有一些波折,可能没有充分沟通,就容易导致一些医患的相互不理解不信任,这也是我们中国医生需要面对的问题。
最近也出现了一些远程的网上会诊,包括一些智慧医疗,我们自己也在研发一个症状的管理系统,简单来说,就是病人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和我们随时沟通,口号就是:医生就在病人身边。
另外,就是关于加号的事。我自己每天也是面临这样的情况,非常多的病人来就诊,尤其是我的粉丝朋友们,从东北、新疆等等很远的地方坐飞机来,甚至有些在酒店里面已经住了2个星期,当他们围在我的诊室门口,想要加号,我怎么可能拒绝他?
除非真的有紧急会议,或者像周五有两台肺移植的手术,即使安排是下午4点开始,我也尽力看到了4点半,能满足的尽量满足,能多看一个就多看一个,不想耽误到每位朋友,也不想让大家等太久。
当然,我也再次呼吁,有些肺结节的朋友,小于5mm,根本问题不大,他已经看了很多医生,都说没问题,但还是想来找我证明一下,也占用了非常多的时间,希望能多留给那些真正需要看病的朋友。
现如今网络医院,各种平台,线上问诊也是很方便的,不需要跑太远来到我这里,不会耽误病情,将资料发给我,若觉得需要进一步处理,我也会让您来面诊的。
智力有智商,健康也有“健商”,看病要会看病!问题有很多解决方法,但还是不要浪费太多的公共资源。#乔贵宾的患者病例手册##守护呼吸健康##全民慢病健康科普计划#
fanrea2015
120个病人,一人5分钟,600分钟10个小时。 还是说两分钟一个人意思一下?
XXYGGGJCD
毫无质量而言,永远靠刷数字取胜
青松
那么多医学生毕业就是进不了医院!医院医生少怎么能服务好病人!
无雨 回复 07-07 21:36
不是医学生进不了医院,也不是医生少,是不管医学生也好,病人也好,都往三甲挤。去过几次公立的小医院,大白天人都没几个,住院部里阴森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