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这个事情,是有时代性的,也是分不同情况的。
今天这个时代的一些老人,总是用自己年轻时候的经验给当今的社会做判断,用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标准要求今天的年轻人。一旦年轻人不能达成老人们的愿望,就说他们不孝,这实在是对年轻人太不公平了。
“二十四孝”就是极坏的例子。随便挑一个,“卧冰求鲤”吧。主角王祥,为了让继母朱吃上活鱼,就准备大冬天的用自己的体温去把冰给暖化了。实事上王祥有这么蠢吗?西晋开国的八公之一,活到八十五岁,王羲之的族曾祖父,你觉得他会这么蠢吗?真把别人的行为艺术当真事,那是自己蠢。
西晋初三大孝子:王祥、何曾和荀顗。都是遵奉儒家观念,讲求“孝”和谨守“礼”的人。这三个人都是门阀士族出身。西晋遵从儒家礼制,以“孝”为立朝之本,以“孝”治理天下。所以三大孝子王祥、何曾、荀顗在西晋都位列三公。
现在的老人,你要是再要求晚辈对你做到卧冰求鲤、尝粪忧心、乳姑不怠……那就是神经病。
说到孝顺,《论语》里面说的就挺好。“色难”,对父母始终保持和颜悦色很难。所以能和父母保持良好关系,正常沟通,对父母一直态度好,能一直这样,就很不错了。有好东西让父母先吃,有什么需要做的自己去跑腿,不要让父母奔波。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给父母脸色看,这确实不应该。不过给谁脸色看也不应该。就是对自己孩子,也不应该给脸色看。
本来想配个卧冰求鲤的图,搜了一下,实在看不下去,不配图了。
不用那么厚古薄今,在今天的时代,做个正常人就好。#东壁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