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历史云讲堂#【汉代“河一”画像陶灶】尺寸:长31.1厘米

丝佩说历史 2023-05-09 13:58:48

#小猿看文物##历史云讲堂#

【汉代 “河一”画像陶灶】

尺寸:长31.1厘米,宽20.5厘米,高11.8厘米

馆藏:郑州博物馆

这口陶灶整体呈长方形,灶面、灶壁有铭文和图案。灶面正中是两个大小相同的釜(也就是,锅)。它们是模仿真实铁釜制作而成的:釜腰和釜底都深嵌进灶体内部,在最大腹径处与灶面结合为一体;锅的铸造合范缝线也没有省略。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外观,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难度却大大增加了。从中可以看出,工匠们做工的精细与生产态度的严谨。釜肩的正面各饰“河一”二字。“河一”,是汉代河南郡官营第一冶铁作坊的简称。这座冶铁遗址曾于1975年进行过大规模发掘,出土的部分陶范及铁器上发现有“河一”铭记。这与汉武帝时期冶铁业开始实行官营制度有关。类似的还有“河二”、“河三”等。

这口陶灶的灶面饰有突起的刀、勺、钩、火杵等炊具,灶面四周则分布着多组三角纹、菱形纹及三条大鱼纹等图案,布局错落有致。一些陶灶的灶面还会模印现实生活中的瓜果蔬菜及肉类,富有浓郁的烟火气。灶的前壁有一个圆拱形灶门,灶门两侧模印男女二人图,及“二千石”(官职)和“夫人”的陶文;后壁是猛虎图。左壁是一人牵牛图;右壁是虎牛相斗图,虎、牛身上的毛发、条纹清晰可辨,十分精细。牛、小鸟及四灵形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作为祥瑞动物造型一般模印或刻划在陶灶四壁。

陶灶模型之所以在汉代流行,主要是因为两点:(1)受“事死如事生”观念的影响,当时的人们死后多随葬模型明器。灶作为“生养之本”,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陶灶模型便大量出现在墓葬中。(2)汉代社会祭灶思想盛行,也促进了陶灶的流行。汉武帝时期,祭灶成为求仙的手段,天子开始祭灶,祭灶活动在全国盛行起来。

补充:郑州博物馆、巩义市博物馆和巩义市文物保管所收藏的采集于芝田乡稍柴村的“河一”陶灶,除尺寸稍有差别外,3件陶灶的整体装饰完全相同。

文 | 观察猿小七

0 阅读:1
丝佩说历史

丝佩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