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过一对教师夫妇,他们年轻的时候一直都是勤俭节约、能省则省。 省到什么程度

灵松谈社会 2023-05-06 10:52:06

我接触过一对教师夫妇,他们年轻的时候一直都是勤俭节约、能省则省。 省到什么程度呢? 就那个男的自己说,他那时候一年到头就那么一身衣服。 冬天是「外套+毛衣+秋衣」,暖和一点就是「外套+秋衣」或者是「毛衣+秋衣」,再暖和一点就是单穿那件秋衣。 也就是夏天的时候,还能有两个短袖换着穿。 女的也不用说了,直到现在还是水果常年不舍得买,蔬菜也总是挑那种烂的买。 她们节省了三十多年,退休之后稍微好了点,也买了一套房子作为养老的房子,就顶层带阁楼的那种,这一套房子基本也花光了这些年的积蓄。 我去拜访的时候奉承了几句,说这房子挺宽敞,两层住着比较舒服。 看得出这男老师很自豪,马上摆出一副“年轻人你得听我跟你说”的态度,「年轻人就得吃苦,勤俭节约,攒下钱,以后才有生活保障,我要不是那时候攒钱现在....」 但你知道我听完这话之后脑子里想得是什么? 根本不是对他们勤俭节约的敬佩,而是——你现在的生活品质需要保障,那过去的三十多年呢。 为了年老的时候可以住进大房子里,要勒紧裤腰带三十年,那这么算的话,和直接住进大房子里勒紧裤腰带三十年还房贷的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我一直不提倡那种”过苦日子攒钱”的价值观。 我个人觉得,攒钱的根本动机,应该是省下当前没有必要浪费的钱,以保证自己未来的抵御风险能力。 而不是降低现在的生活品质,以保证自己未来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 说白了就是—— 在收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你要做的只是更好的分配这些收入,让它们能够保证你一生的生活品质都在及格以上的水平。 而不是“现在吃糠攒钱,以后就可以吃肉”。

0 阅读:1670

评论列表

青林小眉

青林小眉

3
2023-05-06 21:49

都闪开,看我爸,我妈买衣服他从不说话,从不管(他觉得女人打扮是天性应该买)但是给他买衣服他就会发火,说以前的还好好的为什么要买新的。所以给他买东西之前要跟他商量。小区有个大爷摆摊剃头,只给老人剃光头那种,一次五块钱,他二十多天去一次,后来大爷不干了,他只能去店里剃头,一次15-20,心疼的他,我家崽出生之后我买了个推子给娃剃头,我爸一看这东西好,于是给他又买一个,都在家剃头吧[笑着哭]

秋影

秋影

1
2023-05-07 16:37

你就是个败家子啊!

用户17xxx31

用户17xxx31

1
2023-05-09 11:31

老师(财政供养人员)都差不多

灵松谈社会

灵松谈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