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廷贤《寿世保元》说:清上蠲痛汤,是治一切“头疼”之主方[赞]
中医书友会 导读:小编在跟师时,师父让我买的学习书,就是《寿世保元》,这也是当年师爷让他看的书。这本书,日本汉方界极其推崇,有点像《医宗金鉴》在清朝的地位。本文列清上蠲痛汤的剂量都是用数字表示,对于咱们应用不太适用。大家在临床上可以按比例换算成常用剂量。另,为了解原方的剂量,小编找来了《寿世保元》中关于清上蠲痛汤的组成及加减,大家可以在文末查看。
清上蠲痛汤
译/吴文清
明朝龚廷贤著《寿世保元》中说,清上蠲痛汤是治疗一切头疼之主方。随症加减又对顽固性头痛,慢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巅顶痛,经期头痛,上颚肿瘤痛,脑肿瘤痛等,均收到较好疗效。
今将其临床应用及药物配方举例概述如下。
病例一
右三叉神经痛,52岁,女。十多年前,右前侧阵发性疼痛,向后头部放散,入夜尤甚。血压140/95mmHg,其头痛似与血热有关,用本方一个月后即见明显好转,两个月后基本治愈。其后,自述口渴,耳鸣又合用五苓散。六个月后痊愈。
病例二
左三叉神经痛,43岁,女。多年来屡治不愈,经期前后疼痛加剧,四年前做过神经切断术,仍不效。每当夏季时期疼痛加剧。经服药两周后疼痛好转,继服两周痛减90%。后未复发。
病例三
外伤后,左偏头痛,39岁,女。日发数次。头重,火眼,肩凝痛,脉不正,时有周身恶寒与局部灼热感,脉弱,血压170/80mmHg,脐旁有压痛。服桂枝茯苓丸睡眠好转食欲增进。经用本方,一周后好转,两周基本治愈。
病例四
外伤头疼,38岁,女。数年前,后头部被球打伤,有晕车感,周身无力,眩晕,耳鸣,自汗,剑突下部有压痛,血压120/80mmHg。证为气滞血郁头疼。经用本方,半个月头痛痊愈。
方剂组成
清上蠲痛汤:当归2.5 川芎2.5 白芷2.5 羌活2.5 独活2.5 防风2.5 菊花1.5 蔓荆子1.5 细辛1.0 甘草1.0 生姜(干)2.5 苍术3.0 麦门冬3.0 黄芩3.5。
方解
细辛,防风,川芎,白芷,羌活,独活、苍木等散风、理气化湿。
麦门冬为养阴清热,降气。
白芷、菊花、当归等理头部血瘀。
细辛、当归、川芎、生姜去内寒。
加减
左偏头痛者加红花2.0,柴胡3.0,龙胆草2.0,地黄3.0。
右偏头痛者加黄芪2.0,葛根3.0。
前额、眉棱骨痛并痰壅食积者加天麻2.0,半夏3.0,山楂片3.0,枳实2.0。
气血两虚,自汗者加黄芪3.0,人参2.0,芍药2.0,地黄2.0。
头顶痛加藁本3.0,大黄1.0。
本方乃降上冲之气,理郁滞之血,解表,化湿、温中,去寒。(摘译自《汉方の临床》(日)73.9;吴文清译,崔兴源阅。)
附:出自《寿世保元·头痛》
一切头痛,主方,不问左右偏正新久,皆效。
清上蠲痛汤:当归(酒洗,一钱) 小川芎(一钱)白芷(一钱)细辛(三分) 羌活(一钱) 防风(一钱) 菊花(五分) 蔓荆子(五分) 苍术(米泔浸,一钱) 麦冬(一钱)独活(一钱) 生甘草(三分) 片芩(酒炒,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左边痛者,加红花七分、柴胡一钱、龙胆草(酒洗)七分、生地黄一钱。
右边痛者、加黄芪一钱、干葛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