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药过十三,医生不沾;药过十八,大夫该剐”,你怎么看?[ok]原创神希园

怜晴说健康 2023-02-15 07:40:43

俗话说“药过十三,医生不沾;药过十八,大夫该剐”,你怎么看?[ok]

原创 神希园 曾看到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资讯,就是有人给患者开方,竟然开了108味中药,而且还连续开了五六剂药。讲真,不管这个资讯是不是真实存在,但一个药方开出这么多味中药,很明显已经违背了中医的基本理念。一个真正的中医,从来不会这样开药。就算开大方,也不能开这么多药,古往今来,应该从没有这么多味中药的方子。

在民间对一个中医的考量,除了把脉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看中医开方,看他开多少味药。对于中医开方选药,民间曾有这样一句名言,“药过十三,医生不沾;药过十八,大夫该剐”。什么意思呢?就是一般来说,一个好中医,如果不是非常棘手的疑难杂症,开方选药一般不超过13味,超过十三味的医生不要与他沾边;而对于一般的疑难杂症,开方选药一般不超过18味,超过18味的大夫,可能是想搜刮你的银子。当然,这种认识还是存在偏见的。

在古今方剂中,经方中用药最多的方剂,应属“鳖甲煎丸”,一共23味中药;时方中用药最多的方剂,可能是“大神效活络丹”,一共48味中药。而且,鳖甲煎丸和大神效活络丹(大活络丸),在当今的临床中依然得到了广泛运用,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作用。所以,开经方不能逾越鳖甲煎丸,开时方不能逾越大活络丸。开一个方剂,能开出上百味中药,还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一个方子开108味中药,这是《水浒传》看多了吗?有人对此戏谑道,“这是开玩笑,不是开方子”。

中医开方,从来就不是“韩信点兵”,如果中医在临床用药,都不分青红皂白的一通乱开,那还需要进行专业学习吗?拿着一本中药书就可以了啊!比如说,你咳嗽,把所有能止咳的中药怼上去;比如说你免疫力差,把所有增强免疫力的中药都开进去;这样完全违背了中医的精髓。这种开方,完全是庸医所为!而且也给真正的中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北京积水潭医院有关学者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对《伤寒论》中的98首汤剂、《现代实用方剂》中的309首煎剂,还有他们医院随机抽取的1692张门诊“医保”煎剂处方,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发现《伤寒论》中汤剂的平均药味数为5味;《现代实用方制》中煎剂的平均药味数为9味;临床门诊煎剂处方的平均药味数为15味[1]。从这些研究不难发现,他们的用药规律,基本上都没有超出经方和时方的组方原则。

中医组方,从经方和时方的用药规律来看,一般方剂都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而且大部分方剂的用药数量都不会超过20味。如果作为水煎服的方剂,用药味数过多,这会因“用力过猛”而出现不良反应。当然,如果是重症、疑难杂症,以及疫病,那则另当别论,但肯定也不会超过时方遣方用药的上限。

回首过去,也有学者对中药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研究,有一个短期的研究和长期的研究,都发现了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规律。一项短期的研究发现,使用中药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有特殊人群,剂量问题,用药时间问题,剂型及给药途径,制剂质量不纯,中西药配伍应用,对中药药性不了解[2];另外一项长期的研究发现,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毒性药物使用不当、药材来源混淆或误用、炮制不当或未经炮制、药物使用不当、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中药配伍禁忌、中西药配伍禁忌、药不对证及其他[3]。

不难发现,开那种大方,很有可能会涉及到“剂量问题、对药性的不了解、药物使用不当、中药配伍禁忌、药不对证”这些问题,可能开了几十味中药,最终临床疗效依然不尽人意。因此,中医临床治病,也需牢记,“有是证则用是药”,“药不贵多而贵精”,切记不要滥用、乱用!

21 阅读:5777

评论列表

'惑

'惑

17
2023-02-17 00:45

有时候你也没办法…想用半夏,对不起不能超过10克,那炮制过的半夏10克下肚就是漱口水,怎么办?只能是再添药的种类…我本人的药学也差,一味药的坑通常得两三味药去填,久而久之也就成了用药习惯…

专治假中医 回复 03-06 15:15
又不是没有大剂量的!你可以去备案,当然如果吃你的药吃死了人,你基本上也不要想抵赖!证据如下: 半夏治失眠,除半夏秫米汤外,配伍薏苡仁亦有奇效,尤其是顽固性失眠,郑立让临床多年屡用屡效,用量可达60克,但无一人有副作用。半夏生于夏半,阴气初生,阳气始降,故有引阳入阴之功,值得尝试。

张玄鹤 回复 03-08 15:13
用西医逻辑来开中药简直让人抓狂。

presario

presario

9
2023-02-21 19:42

其实一个方子超过八味药的就值得怀疑了!

问吧 回复 02-28 21:28
现在的病人不像以前那么简单了

专治假中医 回复 03-06 15:20
确实,中药药物相互作用只能自己去理解,中药不像西药,成分复杂,如果药物的种类过多没有人实验到底会不会起相互作用。尤其是某些大神开药十几味的一开!有的时候药房抓没抓错都不知道。

高天流云

高天流云

8
2023-02-19 07:07

学习了!拿药时手持一木棍,开十三以内则取之,十三以外则罚之[笑着哭]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

8
2023-02-21 08:54

要是患者照着医书生病,我开的方子肯定能达标[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超级靠谱的猫先森 回复 02-25 14:25
哈哈哈[点赞]

用户10xxx36 回复 02-21 17:38
一张方子不够就开多两张嘛 今天吃方一明天吃方二

用户56xxx56

用户56xxx56

8
2023-02-22 00:33

君臣使佐引、君药一两味,臣三五味,佐一两味引一味超了问题就粗了

追风之城

追风之城

7
2023-03-02 18:17

开方重在辩证。比如咳嗽,桔梗杏仁百合,紫苑款冬花,麻黄杏仁,甘草麦冬玄参,看不清病根,乱用一气,心想总能蒙对一部分,这就有疗效。实际上,因脾作咳或者肝热咳喘,以上这些药用便也不灵。辩证是中医的灵魂,不懂辩证,看什么病?

用户49xxx10

用户49xxx10

6
2023-02-25 01:42

药之多,一锅炖不下[鼓掌]

超级靠谱的猫先森

超级靠谱的猫先森

5
2023-02-25 14:25

来,我问你肺癌,你用多少药?来我问你肾衰竭,你用多少药?张口就来,按书抓药。服了

草药 回复 03-07 18:50
还行吧,一般几个月,现在有近的己好四年半的,

超级靠谱的猫先森 回复 草药 03-08 01:03
确定不是误诊的?

喜悦

喜悦

4
2023-02-20 07:42

应该以疗效和成本多考虑

用户55xxx20

用户55xxx20

4
2023-02-26 03:47

不要让一些流传下来的顺口溜成了用药开方的桎梏,我们要以疗效作为开方的第一衡量标准!无论你开多也罢少也罢,只要有疗效,就是好方!比方说一位女同志看妇科,他的胃很差,胃寒严重,四肢逆冷,来例假前腰痛小腹坠胀,痛经严重,胸部胀痛,睡眠质量差,易惊易醒,早上起来口干,不想喝水,看看谁能用十三味药三天治出最佳疗效,?我个人认为,用药多少,要看病人表现出多少症状,中医治疗要整体治疗,不能只治一症,那样疗效一定很差!

用户13xxx07 回复 02-28 07:31
不敢苟同

草药 回复 03-04 09:08
小编其实就是中医黑,屁也不懂的货,什么叫小病小方,大病重方,奇病怪方,,[笑着哭][笑着哭]

方舒宁

方舒宁

4
2023-06-02 09:27

处方药味越少越好越是中医大家,现在找中医看病的基本不是单纯的一种病,而且年纪较大,体质较弱,要顾此不能失彼,所以用药味多少去衡量医术高低有失偏颇

用户71xxx90

用户71xxx90

3
2023-03-02 09:30

第一次看中医,被开了四十味药,花了一千块钱,后来越想越不对劲,又找了几个中医看了下药方,都说我被坑了,不管中医西医,都存在过度医疗

专治假中医 回复 03-06 15:24
你还没见过,啥病都开三七的。

用户12xxx92 回复 专治假中医 03-06 18:59
学院补土派的啥都补脾胃呢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3
2023-03-15 20:43

小编应该不懂啥叫组方

专治假中医

专治假中医

2
2023-03-06 15:27

这个方子我看过,108味药,一共2公斤多,再加水!呵呵!给大象吃的吗?吃完这个方剂,不用吃饭了,一肚子全是水!

福田心耕

福田心耕

2
2023-03-15 20:16

不能绝对,但大多数方应遵循

文遹燕子

文遹燕子

2
2023-03-16 13:43

君臣使佐引、君药一两味,臣三五味,佐一两味引一味!超了,问题就大了!

豐財園   王跃進

豐財園 王跃進

1
2023-03-04 10:28

仲景研究病,大方研究钱,这个现象可以理解

福田心耕

福田心耕

1
2023-03-15 20:13

时代不同了,多少不重要了,赚钱就好。

凤凰于飞

凤凰于飞

2023-03-04 08:34

人人皆是张仲景,唯有医生是白丁

怜晴说健康

怜晴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