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招聘公示名单中备注“领导之女”:伪君子之恶,大于真小人[话筒][话筒][话筒]
原创 燕子女侠 燕七公子
真小人其名不美,其肆恶有限;伪君子则既窃美名,而其流恶无穷矣。
最近,国企长江设计集团因一则公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2月2日,该企业发布了2023年第三批拟聘人员信息公示,其中有一个名叫张欣然,专门备注了“该生为集团党群部主任陈静之女”。
这一华点,当然没能逃过网上的火眼金睛。
于是掀起热议,不少人脑补,这就是内部暗箱操作,照拂关系户却又忘记删除痕迹所致。
有人说这是连遮羞布都不要了,不屑掩饰,公然拼爹。
还有人拿《狂飙》对比,说天道不公正义不彰,《狂飙》照进了现实。
数日之间,一个简单的公示被炒成了新闻,甚至登上热搜,张欣然的备注信息不得不紧急增加了一大段话,修改为:
“该生为集团党群部主任陈静之女(根据集团《新员工招聘管理办法》规定:拟聘人员为集团领导、总师、副总工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配偶、子女,应将相关信息一并公示,故此说明)。”
2月8日下午,该公司监察审计部一名工作人员也站出来回应:
“我们是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告知有这层关系,我们人力部在今年的管理制度里面有要求,如果有这种关系的,要备注出来,接受大家的监督。”
实际上,在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确实有报备亲属在集团内部从业情况的规定,她的说辞是可信的,可惜这根本无法平息舆论,无法应对别有用心的煽动。
这实在让人无奈又恐惧,舆论环境如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也无怪乎官方在应对舆情时总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了。
我从来坚信,对于社会不公,我们应该敢于揭露敢于发声敢于愤怒,但不应是没头脑没逻辑的批判和无差别的愤怒,起码要带着眼睛尊重事实吧。
《狂飙》会火,是因为它展示的权钱勾兑、政商勾结、正义缺位、底层困境都是在现实世界残酷而真实地存在的。我们每一个人,总有一个时刻是苦心向上汲汲营营的高启强,也总有一个时刻是心向公义却屡遭打压的安欣。
也恰恰基于此,我们也更应该坦率承认,导演敢拍,监管敢过审,电视台敢播,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家丑不可外扬,但今天我们偏就把犄角格拉儿里见不得光的肮脏虼蚤全翻出来给大家看了,这难道只是闲得无聊吗?
不遮不掩,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可贵的态度,刀刃向内,第一步实际行动就是正视当下。
社会中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都让百姓感受到切身之痛,有些甚至目前来看都还是无解的。但毫无道理的谩骂和攻击不仅无法解决问题,相反,它会阻挡进步,向后拖拽本就艰难的文明进程。
回到国企公示这件事上。在企业内部,如果领导想让各位知道这是自己的孩子,并对他加以照顾,可以有一万种办法明示或暗示,根本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大张旗鼓,让整个社会都看见。
所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公示制度本来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暗箱操作而设定的。选择公示,其实就是一种接受监督、选择透明的态度。
我们常常抨击不公,常常呼吁公开透明和公平正义,常常要求当权者贴合实际“俯首看苍生”,但当我们真的尝试向公平正义靠近时,部分总是在视频里、在网络中扛着正义大旗的人又在干什么呢?
冷嘲热讽,不辨皂白青红。他们像“诈骗犯”一样,利用老百姓的朴素情感,从热点中找到一个虚假的靶子一顿猛烈输出,只因他们一再从“伪正义”中吃到红利,笃信只要输出负能量,就一定会有流量。
当这种人成为主流,当他们的声音被网络一再放大,当他们因为“仗义执言”拥有了众多的粉丝和拥趸,当所有人都开始毫无逻辑的跟风谩骂,我们离真正的公平正义、法治文明就会越来越远——
从此,国企央企的领导亲属信息不必也不敢再公示,因为公示反而会挨骂。包括一直呼吁的公开领导收入等等,其他所有致力于公开透明的举措全部都再等等,不然那些平素看似正义实则为流量奴隶的人,很可能会倒戈一击,教相关部门怎么做人。
你以为他们真的要公平和正义,法治和文明?太天真了,他们要的只是私利而已。
看《狂飙》时,我对大领导赵立冬之深恶痛绝,远在黑老大高启强之上;
看金庸小说时,我对岳不群之深恶痛绝,又远在东方不败之上。
伪君子之恶,远远大于真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