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公开课##知识大爆炸#【越窑青瓷堆塑罐】西晋(公元265—317年)出

丝佩说历史 2023-02-08 09:32:59

#微博公开课# #知识大爆炸#

【越窑青瓷堆塑罐】

西晋(公元265—317年)

出土于浙江绍兴南池乡官山岙村横棚岭墓

柯桥区博物馆藏

堆塑罐,又称“魂瓶”、“谷仓”,是三国西晋时期专门为随葬而烧造的明器。

此类器物,从视觉上,一般以中间的堆塑平台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从垂直方向来看,由高至低,上部以中罐为主体,依次塑有一座庑殿顶建筑和一座圭首龟趺(fū)碑,其间均堆塑各类殿阙、人物,内容丰富生动,比如飞檐四角安置有四小罐,其上有雀鸟栖息,似在觅食;又捏塑有众多胡人俑,抚琴吹笙,形神兼备。下部为大罐,侈口束颈,涂青绿色釉,匀润饱满,腹部贴塑骑射和水陆禽兽图案,腹壁正中还镂雕着镂孔。

其中,圭首龟趺碑碑额阴刻“会稽(jī)”二字,点明产地信息,有宣传作用。碑文其余内容分三行竖刻,“出始宁,用此丧葬,宜子孙,作吏高迁,迁众无极”,是告慰逝者、祝福生者的一种吉祥用语。铭文中,“会稽”为郡名,位于今浙江绍兴;“始宁”为下属地名,位于今上虞西南。

堆塑罐制作精美、工艺繁复,大多发现于高级士族阶层墓葬,并且常常与盘口壶、盆、盘、熏和铜钱等器物同出,是当时江南地区发达的庄园经济和厚葬之风的缩影。从天上盘旋的飞鸟到地下游动的禽兽,连同静默的越地颂歌,每一个堆塑罐都仿佛储存了一座宇宙,呼吸之间,自成一体。带着对神灵的祈愿,魂魄升天,它蕴含着古人对天上地下两个世界的原始宗教想象。

图1|越窑青瓷堆塑罐,通高46厘米,腹径27.7厘米,底径16厘米(来源:浙江省博物馆)

图2|堆塑罐上部的圭首龟趺碑碑文(来源:浙江省博物馆)

图3|堆塑罐各部分名称(来源:仝涛《五联罐和魂瓶的形态学分析》)

图4|越窑青瓷堆塑罐纹饰展开线图(来源:周燕儿、蔡晓黎《绍兴县出土越窑魂瓶初探》)

图5-6|堆塑罐上部的庑殿顶建筑、阙楼、人物细节(来源: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

图片以及资料来源:

1. 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官网

2. 浙江省博物馆官方“越颂——中华文物中的浙江传奇”展览系列微信推送

3. 王佐才,董忠耿.试述绍兴出土的越窑“谷仓罐”[J].江西文物,1991(04):23-24.

4. 梁志明.浙江绍兴官山岙西晋墓[J].文物,1991(06):55-58+63.

5. 蒋明明.浙江绍兴南池乡出土西晋越窑青瓷[J].东南文化,1991(Z1):211-214.

6. 仝涛.五联罐和魂瓶的形态学分析[J].考古与文物,2004(02):54-63.

7. 杜文.三国西晋时期青瓷罐上的堆塑碑铭及相关问题[J].碑林集刊,2002(00):299-307.

8. 寻婧元,朱顺龙.吴晋时期堆塑罐功能探析[J].东南文化,2010(04):84-89.

9. 仝涛.从魂瓶看吴晋时期的庄园生活和丧葬礼俗[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137-143.

10. 仝涛.魂瓶所反映的宇宙观念[J].南方文物,2003(01):30-33+74.

文|观察猿白荔枝

0 阅读:7
丝佩说历史

丝佩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