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中医委成立后的中医政策(2

怜晴说健康 2023-01-30 18:45:49

畅想中医委成立后的中医政策(2)开放民间中医,实行登记制![话筒][话筒][话筒]

原创 赵伟民 经典国医学堂

现代主流医学界禁止民间中医合法行医,主要理由就是害怕民间中医水平不济,危害了国民的健康。但这个理由有点牵强,首先西方国家普遍把中医当成是自然疗法,把中药当成是食品添加剂,所有人都可以使用中医手段治病,难道他们就不害怕危害国民健康?中国古代几千年来一直就是自由行医,难道古代的统治者不害怕它危害国民健康?主流的中医都被西化,他们很多人的水平远不及民间中医,难道他们就不会危害国民健康?

不可否认,民间中医的水平参差不齐,也确实有一些滥竽充数之人挂中医之名骗取钱财,也有不少人临床水平太差,不仅没治好病,而且加重了病情。但做任何事都有利有弊,我们不能因为有一点弊病就不做,而是要看利弊之比较,如果利大于弊,我们就应该做,如果弊大于利,我们就不能做。

中医和西医不同,西医把人当成一台机器,治病就象换机器零件一样严谨规范,一丝一毫都不能差。如果不能够掌握这些机械对应的知识,是成不了合格的医生的。因此,西医职业都需要通过考试看看医生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这就出现了执业医师证制度。而中医把人看成是企业一样活的东西,治病就象管理企业,让企业能够及时顺应市场变化一样,通过恢复人体的管理,使局部病变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因此,中医就象一个企业家,治理企业几乎一人一个样,根本不存在标准答案,要看中医水平,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疗效。

可我们现在管理中医,是学西医用执业医师证制度,要求必须有中医类学历才能够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只有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才能够合法行医。这就象国家管理企业,要求管理者必须有管理类学历,必须通过管理学考试一样,如果这样管理企业,中国经济能发展起来吗?管理中医也是如此,这样管的结果就是中医的劣胜优汰,大量临床水平高的中医被视为非法行医,排除在合法的中医队伍之外,而大量临床水平差的庸医则成为合法行医者,他们代表着中医的形象,不断把中医的名声败尽,如此一来,中医只可能持续地走向衰落。

由于几十年来的中医西管,中医快速走向了灭亡。我们对比一下中西医的人数变化就知道了。解放后,中国人口从4亿增加到今天的14亿,而中医人数却从80万锐减到3万人(注:现在中医从业人数80万,临床的中医只有30万,临床水平不错的只有3万);而西医则从1949年的约8.7万人发展到今天的175万人。许多中医大师痛心,想不到中医人才凋零至此。

西方中医这几十年来一直欣欣向荣,原因就是对中医的开放。比如英国,谁都可以在这里自由行医,但却禁止用任何西医手段,避免了挂中医帽羊头卖西医狗肉,这就逼着中医只有靠不断提高临床水平才能够在这里生存下来。数十年来下来,这里的中医在全世界最正宗,首先是这里的中医是真正的全科,不仅会开方,还会针灸,推可以拿按摩,拔罐,刮痧等,是妥妥的全能,而且可以接手治任何病。更重要的是,由于这里看中医是自费的,需要真金白银,因此,如果临床水平差很难在这里混下去,能混下来的水平都临床不错。

而我们中国,现在中医分科严重,中医和中药分了家,医不懂药,药师不懂医,针灸和辩证分了家,真正能够使用多种手段治病的人微乎其微。更严重的是,中医西化教育严重,很多中医博士毕业了都开不了一个正经的方子,至于临床疗效,更是奇差无比。试想,让这样一批中医代表中医的形象,人们只能更进一步地抛弃中医。

如何才能够快速地把中医发展起来呢?当然是需要把真正的中医人才优选出来。这里的优不是学历优,而是临床水平高超。尽管有中医类学历,e 执业医师证书,但如果临床水平差,就应该被淘汰。而民间中医呢?不问出身,只要临床水平高,都应该被优选出来。

这就象管理企业,评价企业家的标准不是学历、资历、职务、年龄,而是看他能不能让企业盈利,只要不能盈利,都应该被淘汰;哪怕他学历再低,只要能够让企业盈利都是优胜者。比如松下和李嘉诚,虽然小学毕业,但都是大企业家。

中医管理也应该是这样,一切以临床疗效为准,让病人对中医优胜劣汰,只有这样,真正的中医人才才能够脱颖而出,混水摸鱼的庸医才能够被淘汰出局。有了中医人才,中医的发展才是有希望的。因此,我们全面开放中医行医,虽然这可能会有一定的弊端,但利是远远大于弊的。这就象企业管理,如果害怕企业管理不善浪费了资源,能把真正的企业家优选出来吗?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