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公众号,几乎不提中医药[吃

怜晴说健康 2023-01-16 21:51:29

这个公众号,几乎不提中医药[吃惊]

来源:李太云说 2023-01-16 发表于福建

2022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公众号发表《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这个指南发布的背景是12月7日国家发布“新十条”,全面放开坚持了三年的防控政策、全国迎来第一波大面积感染的情况下发布的(12月8日本人也发布了《中医应对新冠病毒传染的简约方案》,并于次日在本公众号“李太云说”公开发表,题为《用简便廉验的方法应对新冠病毒传染》,时效上更早)。

2023年1月13日,《人民日报》7版“科学防疫”栏目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医药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重症》的文章。

这两篇文章,被“中国中医”、“中国中医药报”等中医药行业公众号广泛转载,但是有一个公众号,对此置若罔闻,只字未提,这个公众号就是“健康中国”。打开该公众号,你就会发现,关于中医的文章屈指可数,仿佛中医不曾存在一样。要知道,这个公众号每天发文在3-8篇左右,也就是说每年发文数千篇,但是三年来与中医相关的文章只有约11篇。

以上文章和统计数据,大家可以点击相关公众号查询,不需要我截图。

如果说没有偏见,我是不信的。

而我担心的是,除了偏见,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众所周知,中国当前存在两个医学体系:中国传统医学(简称中医)、西方现代医学(简称西医)。党和国家近些年来的指导方针是“中西医并重”,此前是“中西医结合”,不管是“结合”还是“并重”,都是把中医放在前面、西医放在后面,合称为“中西医”。二十大再次明确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三年的新冠防治过程中,中医立下汗马功劳。国家以《白皮书》的形式确认了中医的作用:

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分类救治,对轻症患者实施中医药早介入早使用;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对医学观察发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服用中药提高免疫力;对出院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方案,建立全国新冠肺炎康复协作网络,提供康复指导。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

但是,有些人,有些部门,是铁了心要无视中医,甚至要打压消灭中医,阳奉阴违,公然违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然无视人民的健康利益。

这背后,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猫腻吗?

咱普通老百姓不知道,也不敢问,更不敢造谣传谣。但是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的讲话,应该还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的。

2023年1月11日,朱是西在一次会议上说:

政府和企业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政府)服务企业和企业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理念,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企业和企业家。践行亲清政商关系,光明正大同企业家交往,大张旗鼓为企业服务,多给企业家阳光、雨露和氧气,让每个企业家都能在南阳安心投资、高效办事、舒心生活、放心创业。

我想说的是,什么时候,他们能对人民说出这样的肺腑之言、能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人民的时候,那才是真正践行了“人民至上”的治国理政理念。

西医产业大、企业多、贡献的税收多、背后输送的利益也多,所以自然受到某些人的青睐;中医只讲为人民服务,既不能创造GDP,也不能贡献税收,更不会私下输送利益,还能真正治好病,断了某些人的财路,所以自然受到某些人的抵制和反感;因此他们联合起来,企图消灭民间中医、改造官方中医。

所以,即使中医药在这三年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使这些功劳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嘉奖,他们也始终装作看不到,绝不会主动宣传中医药,因为这与他们的利益攸关。

如此看来,他们不提中医药,也是可以理解的了。(李太云,2023年1月16日于泉州中约堂中医馆)

0 阅读:25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95

用户16xxx95

3
2023-01-17 06:29

必须承认,西医是主流主流,不管是从业人员,产业群落,经济效益等都是西医方面占优势。中医是有效的,但是以目前的能力去为14亿人服务,那是很可怕的事情,相关的产业配套还做不到。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还是微弱些的。对于普罗大众,治病就像拜神,这个神不灵就拜下一个呗,看中医就成了一个概率问题[笑着哭]

军属

军属

1
2023-01-17 07:59

那是外资主办的论坛,说什么会和赞助费挂钩的

爱你

爱你

2023-01-17 08:15

垃圾货 给百姓省点医药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