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小切口里大民生:按建筑面积90%收取暖费将撬动“公摊”这座高山

文丨舒立据媒体报道,自2025-2026采暖季开始,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城区居民供暖收费面积由原来的“按建筑面积全额收取”调

文丨舒立

据媒体报道,自2025-2026采暖季开始,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城区居民供暖收费面积由原来的“按建筑面积全额收取”调整为“按建筑面积的90%收取”。这场看似简单的百分比调整,实则是公共服务理念的一次革命,让居民不必再为楼梯、电梯、走廊等没有供暖设施的公共空间缴纳取暖费,对横亘在民生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公摊”这座隐形高山,提供了撬动高山的又一块杠杆。

公摊面积制度自199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确立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和诟病。全国政协委员洪洋的调研显示,开发商信口开河的公摊比例导致业主为未享受服务的空间持续买单——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业主可能每年为20平方米的电梯间、走廊支付数百元供暖费。这种制度性不公在黑龙江省等极寒地区尤为尖锐,这些区域公共区域需供暖,而山东等地居民则直言:没暖气的楼道为何要我买单?王文晖在2022年提交的德州市政协提案中提出“取消居民住宅中公摊面积收取暖费”,他以社会民生调研的具体数据明确:“以100平方米左右的电梯房举例,公摊面积多的能占到20平米,每年为此额外承担的取暖费达到约500元。很多群众对此不满。”取消“公摊面积”的呼声逐年增高,相关的话题也曾登上新浪微博热搜第一,引发广泛关注。毋庸置疑,公共服务收费的公平合理性,已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问题的存在有目共睹,全国多个城市为此也因地制宜,在如何更合理收费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比如,河北石家庄市主城区按面积计费方式的住宅热用户,按照建筑面积扣减10%公摊面积计费,带电梯和消防通道的住宅扣减15%公摊面积计费;山东省微山县按照建筑面积收取暖费;威海热电集团则采取按使用面积计费;济南市规定居民供热以套内建筑面积为计价面积,并详细规定了阳台、阁楼、假层和超高楼层的计价方法。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相关的答复中也提到,按建筑面积收费准确性较高,因为不动产权证书上有明确的经测量单位核算过的建筑面积并受法律保护。河南许昌所采取的90%折中方案,不仅避免逐户测量的行政成本,而且通过房产证数据确保了可操作性,保证了有法律依据。这些多元化的实践和探索,呈现出各地执政者异彩纷呈的惠民智慧。这笔看似不大的费用,却体现了公共服务从“管理便利”转向“群众满意”的重要变化。

收费改革看似是技术调整,实质是利益再分配。撬动“公摊”,本质上是从“糊涂账”转向了“明白账”。首先,取消未供暖区域的收费,实现用热付费的实质正义,这是计量上明明白白的公平;其次,依据房产相关法规,理清“公摊”权责,对接地方性法规,让程序公平,更具合法性;最后,“用多少热交多少钱”,让老百姓消费更透明,切实感知到自身权益获得公平对待。

供暖收费的“小调整”,其意义不仅限于供暖领域,也为其他相关领域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老百姓关注度比较大的有物业费的收取,商品房的销售,对此,武汉等地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供暖收费改革产生的涟漪效应必将推动这些改革的速度和广度,推动公共服务收费必须遵循谁受益谁付费的基本原则,让老百姓花的每一分钱都明明白白。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城市跟进供暖收费改革,以及顺势而为推进物业费等领域的改革,公共服务收费将更加精准合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会迎来新一轮的提升。

☆ 本文作者简介:舒立,自由撰稿人。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